分享

以身试药之苓桂术甘汤之眩晕 | 百草居

 负鹏载舟 2016-05-25

以身试药之苓桂术甘汤之眩晕

作者:lrl0701

本人以前一直在基医网混,但近来老上不去,因朋友介绍,来到贵论坛。



病人,家属,性别:女,年龄:34,职业:医生。

今天是2015年5月24号,大约15号左右,一天早上六点起床,她头晕的厉害,恶心,呕吐,脸色淡白,精神不好,头不能动,一动就眩晕。

我当时早饭做好,因有事外出,也没觉得有什么大问题。



当我下午回来时,还是眩晕,恶心,一天没吃什么东西。



我觉得属于痞症的情况。于时抓了半夏泻心汤,一次,她觉得没什么效果,期间和之后,她服用小柴胡颗粒,(加之其经期该来没来,我以前总结的小柴胡汤对经期病效果很好的)。效果稍稍改善,但不明显。她也觉得她有湿滞的现象,也服用了霍香正气水,也不管用。



迁延好几天,一直不见好转,本来计划去大医院检查一下,因为我们是医生,去了医院能有什么办法呢,她觉得是美尼尔综合证之类的。



这大概是四天前的时候吧,试试,不行,就去医院查一下。当天,中午她吃了西药治晕的,因我不是西医,也不懂西药,吃了一片,感觉没有,继而又吃了两片,下午的时候,感觉好了点,出去玩到傍晚的时候,感觉药效快过去了。我说再选一方子,试一下,不行第二天去大医院查一下。



因为我一直自学伤寒论。对其方子深有体会。对水湿的方子,我想到了,苓桂甘枣汤,苓桂术甘汤,还有茯苓四逆汤(稍远点),五苓散和猪苓汤(也稍远些),最让我辨别的就是前两个方子。

苓桂甘枣汤,原文,治疗脐下悸动,理解为肾水寒气上冲等情况。

苓桂术甘汤,治疗起则头眩,脉沉紧的情况。

我看原文旁边老师当年讲课时的条文有,眩晕,内耳眩晕证,等。我觉得比较合适。



分享一下原文:

第六十七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痉,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炙甘草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经过学习,后面的发汗则动痉,身为振振摇者,应当是真武汤的适应证,不是本方的,应则加以区别。

我当时用药,茯苓60克,桂枝40克,白术30克,炙甘草30克

当晚煮好,喝后感觉效果不错,西药(倍它司汀片,她刚给我说的)就吃了那三片,以后再没吃西药。

第二天效果不错,感觉轻快多了,于是就没有去医院检查。

当天晚上又煮了一副药。

一共两副药。效果非常好,真的是一剂知,二剂已。

今天是24号,又抓了一副药,还没煮。她现在是非常高兴。

医圣非常厉害。真的。

 

 

第十三刀---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

辩之内外取之.同样见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