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太监王朝” ——奇葩的制度,朝廷官员一律阉割

 天地人和w 2016-05-25

中国五千年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怪事”还真是无奇不有。这不在古代就曾有这么个很小王朝,做出了古今中外罕见的怪事。这就是五代十国期间,在割据的群雄中,占据两广地区的小朝廷——南汉
历史上的“太监王朝” ——奇葩的制度,朝廷官员一律阉割

南汉这个短暂的王朝,有着一条奇葩的为官规律:除皇帝以外的管理者上至宰相、下至地方县令全是太监。历史上的“太监王朝” ——奇葩的制度,朝廷官员一律阉割

南汉皇帝刘岩,祖上本是河南上蔡人,在广东任封州刺史,乘唐末之乱,割据一方,到刘岩时便称起皇帝来,建都在广州,称兴王府。这个刘岩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创造了种种酷刑,有灌鼻、割舌、支解、炮炙、烹蒸诸法,把犯人放入毒蛇群中,甚至用沸水把犯人烫烂皮肤以后,再放在太阳底下曝晒,洒上生盐,让全身糜烂,久久才死。真是骇人听闻。但这个暴君,却别出心裁,发明一套“治国”理论。宫里有太监,并不稀奇,据史料载,早在殷商时就有太监了。太监本是皇帝怕宫里的奴仆偷情,给他戴绿帽子而采取的绝对安全的措施,连根除掉。但刘岩认为一般人都有妻儿子孙,既有妻儿子孙,便有私心,就不能全心全意为皇帝办事。因此他认为只有太监才最可靠,因为太监没有“家室之累”,用不着照顾家庭妻儿子孙,必然全力效忠皇上。根据这套“理论”,他便专用太监主持国政,并把这套重要“理论”传给子孙。历史上的“太监王朝” ——奇葩的制度,朝廷官员一律阉割

他的孙子刘鋹,认真学习这套“理论”,并且有所继承和发展,竟然作出这样的规定:凡是朝廷任用之人,不管他是进士还是状元出身,一律先要阉割,才能当官。《十国春秋》有这样一段记载:“后主(刘鋹)信任宦者,凡群臣有才能及进士状头,或僧道可与谈者,皆先下蚕室(阉割的地方),然后得进。亦有自宫(自行阉割)以求用者。亦有免死宫者。由是阉人十倍于乾和(南汉中宗年号)时。”可以想象,满朝文武上下,尽是“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唐甄《潜书》半男半女,半阴半阳,半人半鬼的家伙,连左右的和尚、道士也都是太监,中了状元之后,也要变成太监,这真是极天下之怪事。历史上的“太监王朝” ——奇葩的制度,朝廷官员一律阉割

那么多的进士状元,不顾断子绝孙,忍痛自宫,以图进仕。据《通鉴纲目》说,当时南汉“宦者近二万人”。这个小朝廷太监数量如此之多,遍及社会上层。但不管后主刘钅长怎样发扬光大刘岩的重要理论,也逃不脱王朝烟飞灰灭的下场。宋开宝四年(即南汉大宝十四年,971),宋兵攻占广州城破之前,刘鋹又听从了太监龚澄枢的话,把南汉宫殿全烧了。本来宋军攻进南汉都城,都准备发笔小财,竟然把财宝全烧了。还好刘鋹没被先入城的将士所杀,捡回了一条性命。赵匡胤听说是刘鋹下令烧了宫殿,大怒,甚至想杀了刘鋹。刘鋹连忙解释说:“我从小就即位,一点也没权力。其实事情都是龚澄枢等宦官说了算。这南汉真正的主人是龚澄枢。”赵匡胤终于还是没有杀刘鋹。但是南汉的太监们,该是付出代价的时候了,下令斩阉工五百余人。南汉灭亡了。历史上的“太监王朝” ——奇葩的制度,朝廷官员一律阉割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面积约80多万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逐步统一岭南,进位横海军节度使。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其弟刘龑袭封南海王。刘龑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十一月,刘龑改国号汉,史称南汉,是为南汉高祖。971年为宋朝所灭,历四帝,五十四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