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林国学:中华的宗庙(而非宗教)信仰

 崔竣豪 2016-05-26

李林国学:中华的宗庙(而非宗教)信仰

总之,中国文化非常早熟的进入了人文精神的时代,学术界有的也把他称为人文宗教,你要说他是宗教就算是宗教,其实,它是一种超越宗教的、早熟的文明体系。

西周的这种人文精神,它关心人的生老病死,人的稼穑是不是风调雨顺等等。这时候他们更进一步提出了另一种伟大的哲学主张,我们在《德配天地》中也讲过,叫以德配天,就是说天也不能乱来。所以,天神的崇拜就具备了伦理道德的内容,就比古希腊宗教,比犹太教前进了一大步。为什么?你是不能跟上帝讨价还价的:“上帝你也仁慈一点吧!你也讲点方式方法手段吧!你也不能不经审判你把我给一道闪电劈死吧!”没有那个道理。

李林国学:中华的宗庙(而非宗教)信仰 中国人祭祀的天也好,祖宗也好,都是有“德性”的。所以,慢慢地就知道中国的这一套文化系统是多么的早熟、发达,多么的具有人性化的主张。我们谈到这儿,大家或许对这一场人类历史文化史上伟大的“二级跳”有点感觉了——我们老祖宗也不是一无是处,原来我们曾经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如此灿烂的信仰体系。这套信仰体系,就是我的学术研究,我把它归纳总结为“中华宗庙信仰”。

李林国学:中华的宗庙(而非宗教)信仰 宗庙有时候指代国家,有时候又特指太庙,我们不去细究他。总之,请大家牢牢记住,中国的宗庙信仰这一套体系,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非常非常完备了,究竟完备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先立足于现在去看,现在农村有的还供着牌位——天地君亲师。中国每个人都讲光宗耀祖,就是我这张图片里描述的,这种宗庙信仰对于“天地君亲师”的崇拜,它截然不同于多神教和一神教的信仰。

李林国学:中华的宗庙(而非宗教)信仰

为什么?还是我一再指出的,宗庙信仰讲究德性,讲究人文精神。而宗教信仰,没法对所信奉的那个神进行辩论、跟他犟嘴,质问他就更不行了。他有没有德性跟你没有关系。有时候惩罚你就是他的德性,让你生让你死,那是由不得你的,死了你还的谢主隆恩,类似这个意思啊!所以,你没法在他面前进行一种平等的交流,你只能被他统治,被他垄断。

然而中国的宗庙信仰,首先他是有“家国天下”情怀的。因为宗庙就指代社稷。同时,宗庙信仰首先有道德属性。你看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有什么事了,就到祖宗牌位前祷告祷告,要么是光宗耀祖,要么是忏悔忏悔。所以,你看他们祠堂也好,墓碑上也好,写的都是“守祖宗清白二字,教子孙忠孝双全”,清白、忠孝里面都有强烈的价值属性。这个价值属性就是德性。所以中国的宗庙信仰是有德性的。而多神教或者一神教的信仰,说来说去,他完全是神性思维,不关心德性。上帝惩罚你,杀了你,把你在石头上摔死,那也是上帝能力的显现,说不定也是对你好。

更多精彩国学内容可关注公众号国学评谭(lilinguoxu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