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有效防控

 田园居士兵 2016-05-27

1、口蹄疫病毒的特点——血清型多   基因易变异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并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病原FMDV极易发生变异,血清型多,目前有A、O、C、南非1、2、3和亚洲 I 型等7个血清型。1977年公布口蹄疫病毒有65个亚型,目前已达80多个亚型,每年还会有新的亚型出现。不同血清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同一血清型又存在不同亚型,亚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差异巨大。毒力和抗原易不断发生“漂移”过程,导致一系列亚型甚至新型的产生。

目前,我国主要流行O型,该型有9个亚型,我国主要流行3个亚型,即古典中国型(Cathay),泛亚型(Pan-Asia,)和东南亚型SEA(MYA98),其中东南亚型SEA(MYA98)是当今优势流行毒株。




2、口蹄疫的发病机理——四个阶段   二次水疱

病毒在动物机体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形成原发性水疱(第一期水疱);1-3d后病毒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引发体温升高和全身临床症状;病毒到达所嗜好的部位,形成继发性水疱(第二期水疱);水疱融合、破裂,体温下降至正常,病毒逐渐减少,病畜好转或病毒产生的毒素致使病畜心脏变性或坏死,继发心肌炎而导致死亡。




3、口蹄疫的危害

  • 危害家畜健康的头号传染病

  • FAO/OIE  法定报告病

  • 中国政府 一类动物疫病

  • 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履约议定书名录

  • 国际社会公认的“政治经济病”

  • 影响国家的经济、对外贸易、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



疫情实例 

扑杀销毁动物数量 

经济损失 

1997年中国台湾 

550万头 

103亿美元,72万人失业 

2001年英国 

450万头 

90亿英磅(当年损失) 

2010年日本 

29万头 

800亿日元,宫崎牛几乎绝种 

2010年韩国 

330万头 

18亿美元(扑杀补偿费) 




4、口蹄疫的免疫误区

【误区一:没有临床症状的猪没有口蹄疫病】

猪发生口蹄疫病后,部分猪会表现出临床症状(口、蹄出现水疱),没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猪其实大部分也感染了病毒,其感染程度取决于不同猪只的抵抗力。同时,口蹄疫病毒感染易感动物后,会形成持续感染,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外界排毒。

病毒在泥浆中能存活6个月以上,1克口蹄疫水疱皮可使10万头猪感染。

【误区二:发生口蹄疫病的猪痊愈后(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

发生口蹄疫病的猪,会产生抗体,但抗体水平低于保护线。

临床症状消失的猪,仍带毒并不断向外界排毒,会时刻导致其他猪感染。

【误区三:只做春防秋防】

口蹄疫已无明显季节性,炎热天气也有口蹄疫病存在,只有按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才能实现“全群防控、全程保护”。




5、口蹄疫的有效防控(参考)

  • 后备母猪:配种前完成基础免疫(即间隔30天打两针,每针2ml /头猪)。

  • 生产母猪:怀孕中期2ml /头猪。

  • 育肥猪:首免8—12周,二免12—16周,三免视情况免疫。

小贴士:应根据猪群抗体监测情况、母源抗体水平和周围疫情等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