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非爱行为」

 一个女生 2016-05-27

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如果你有事无事总是跟在国君身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如果你有事无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很亲密,但离你们俩的疏远也就不远了。

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经常感叹:人与人之间不仅生活的距离在加大,心灵与心灵的距离不知加大到何方?不过,圣人却明训,人与人之间,拥有必要的分寸,保持适当的距离都是不可缺少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非爱行为”,也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这种形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英国有一个心理学女博士在她的一本书的开头这样写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说,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在所有的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应该是底线,绝不能突破!



行为特征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会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不少母亲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叫做' 非爱行为' ,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非爱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有人说,你看看,我就是为了爱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我今天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以此来达到让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的目的。所有这些,其实,统统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有一本写父母的书,是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写的,她在开头说了非常好的一段话,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所有的爱,大家都想最后到一起。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她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就越成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人的中间,也应该保有。





徐浩渊博士在《我们都有心理伤痕》一书里写道,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派克医生(Dr. M. Scott Peck)给真爱下的定义是:爱,是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延伸自我的意愿。




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夫妇进一步定义了真爱行为:




在写下真爱行为的定义后,徐博士说,“有了这两把尺子,我们便可以比较容易地衡量我们的各种行为、分析我们的情感,判断它们是不是真爱。”




我们先挑出来一些常见的误区,看一看什么属于非爱行为,尽管它们都打着“爱”的旗号。每列举一种非爱行为,都附上来自派克医生所著《无路之旅》的一段评语:



1

有条件的爱

“听话!爸爸妈妈爱(喜欢)听话的孩子!不听话我们就不爱(喜欢)你了!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相信我们都耳闻目睹过这样的威胁吧?马路边、公园里、汽车上,我经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训孩子。似乎很多人对这种威胁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这就是有条件的爱:“你必须服从我、遵照我的指令去做、按照我的设计去成长,否则我就不爱你。”见多了这样的态度,我开始怀疑那个流行的概念——人们一直在歌颂母爱多么伟大多么无私。以我的观察,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伟大的,因为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小孩子不知道其他父母是什么样子的,没有比较,因此认定自己的父母无论怎样做都是正确的,为了证明对父母的爱,孩子宁肯牺牲自己,甚至献出年幼的生命。


而父母的态度呢?绝对是有条件的:乖乖地听话、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给父母挣得脸面和荣耀….不满足这些条件,父母就不爱你,甚至将你逐出家门——“你这次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再跟他来往,我就打断你的腿!”“你让我们丢尽了脸,我们再也不想见到你!”


有些父母为了轻而易举地达到教训孩子的目的,会明确或者含蓄地以抛弃来威胁孩子。他们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如果不按照我要求的去做,我就不爱你了,你自己搞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吧!”这当然意味着遗弃和死亡。这些父母为了控制和占有孩子而牺牲掉爱,他们的收获就是孩子对未来怀有过度的恐惧。这些在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经历过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步入成年时,内心深处感觉不到世界是安全的,自己是受保护的。

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世界是危险恐怖的,他们也无法为了将来更大的满足和安全而放弃眼前的满足和安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未来是很可疑的。

2

不负责任的爱

前边提到过的甜甜的爸爸、玲玲的妈妈,都属于这类非爱行为:无休止地包办孩子的生活起居、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了钱先尽着孩子,舍不得全家麦当劳就仅仅给孩子吃,家长坐在一边看着。孩子闯了祸由父母担当着、挨了欺负由父母出面摆平、丢掉工作回家来让父母养着。既不鼓励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也不给孩子树立必要的规则和纪律。表面上看,父母“爱”孩子爱过了头,舍不得孩子动手、怕孩子累着、担心孩子吃亏、不愿意孩子受委屈…宁肯自己受罪受累、吃苦牺牲,也不能“亏待”了孩子。很多人把这种感情当作一种富有牺牲精神的值得称赞的“爱”,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毒害。这种“爱”,远非无私,而是极端自私。深深隐藏在“爱”的旗号背后的,是施“爱”者对受“爱”者强烈的控制欲望。


这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既缺乏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严重缺乏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吃不得苦头,承担不了责任,只想别人满足自己,而自己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其结果只能是到处碰壁。
一味的给予和破坏性的养育背后的动机有很多种,但是一成不变地有这样一个共性:“给予者”以爱为名义,仅仅是在回应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无视对方心灵成长的需要。


爱不是简简单单的给予,而是明智审慎的给予和不予。爱意味着明智审慎的表扬和明智审慎的批评。除了给予抚慰之外,还要明智审慎地辩论、斗争、面质、敦促、推动和牵引。爱意味着引领。“明智审慎”意味着我们需要判断,判断则不仅仅依靠直觉,而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决定。


3

依赖性的爱

人们通常对爱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将依赖误认为爱。“我太爱你了,以至于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爱人之间这样表白,父母也如此对孩子宣称。孩子是父母的“精神寄托”甚或“支柱”,孩子万一有个闪失,父母就活不下去。父母甚至明确告诉孩子:“我们就是为你活着!你可不能让我们伤心、失望,那样会杀了我们的!”


如前所述,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颠倒了,孩子变成了父母的精神保姆。更有甚者,家庭中,父母对异性子女的依赖和控制,导致“精神乱伦”,小小年纪,孩子承担的是父母配偶的角色,需要愉悦父母、支撑他们的精神世界。


“您所描述的不是爱,而是寄生。当您需要另外一个人才能生存时,您就成了那个人身上的寄生虫。你们的关系中没有选择和自由,它基于一种必须性,而不是基于爱。爱是行使自由的选择。”


我对依赖的定义是:如果不能确认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就无法感受自己的完整性或者正常地生活。


被动型依赖性来源于爱的缺乏。被动依赖型人格所经受的空虚感来源于儿时父母没有满足他们对温情、关爱和照料的需求。前边说过,童年经历了持续的爱和关怀的孩子,在步入成年时,会深切地感觉到他们是可爱的、珍贵的,因此只要他们对自己以诚相见,他们就会被爱被关怀。而那些在缺乏一贯性关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则没有这样的安全感。他们内心带有一种不安全感,总是觉得“我拥有的还不够多”,感到人生无常、世态炎凉,而且觉得自己不够可爱、没有价值。所以怪不得他们认为自己必须时时处处争取爱和关注,找到了爱就拼命死死地抓住它,做出非爱的、操纵性的、玩弄花招、不择手段的行为,导致他们朝思梦想要保持的关系走向毁灭。

4

永远无法满足的爱

孩子学会了弹钢琴,“你的英语还不行!”孩子考试得了98分,“怎么没得100分?”孩子当上了三好生,“老师干吗没选你当班干部?”孩子考上了大学,“有什么了不起?又没考上北大清华!”孩子有了工作,“挣那么点儿钱?你看人家谁谁谁,在外企当经理,有车有房,你呢?真没出息!”
孩子谦让,“你怎么这么窝囊?”孩子打架,“你怎么这么野蛮?”孩子关心父母,“你少来这套!给我好好学习,考试得第一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帮不上父母的忙,“你真自私,光想着自己,我们白养活你了!”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烦死了,你就不能让我们清静一会儿?”孩子独立了,“外头有什么好玩儿的?回家多陪陪我们就没工夫了?”


总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父母永远没有好脸色,孩子的努力永远不够。父母的期望像一只黑洞,无论孩子怎样奋斗,都无法满足。


被动型依赖性人格缺乏自律。…最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对自己负责任的精神。他们被动地把别人——甚至往往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当作幸福和满足的源泉,因此当他们不高兴不满意的时候他们认为这是别人的错。如此以往,他们总是无休止地愤怒,因为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完全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或者“使得”他们幸福,所以他们总是觉得别人让他们失望了。

5

牺牲者讨债的爱

“就是为了养你,我耽误了事业,没评上职称,你拖了我的后腿!可你还是这么不争气!”“你让我操碎了心!我身体这么不好,都是让你给气的!”这些父母把自己放在一个“烈士”的位置上,整天唠叨自己为了孩子“牺牲”了什么,抱怨孩子没有偿还这些“债务”,而且还动不动就被孩子“气”病了。“你别再让我伤心失望了,我受不了了!”“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要气死我啊?”


生育子女是父母自由的选择,养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职责,为了子女而放弃一些事情也是父母自由的选择,这里谈不上是子女耽误了父母的生命。

个性失调的人根本无法胜任父母一职,对于他们在孩子身上造成的摧残毫无知觉。…他们在无数细节上忽略孩子,不给孩子提供所需的关注。…他们努力逃避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往往让孩子替他们承担责任:“你让我发疯!”或者“我跟你爸爸(妈妈)维持婚姻的惟一理由就是你!”或者“你把妈妈气出毛病了!”或者“要不是为了养你,我早就学有所成了!”这些父母实际上是在对孩子说:“你要对我婚姻的质量、我的心理健康、我生活中的挫折负责任!”由于无法看到这种说法的荒唐之处,孩子们往往接受这种责任,从而变得神经质。

6

要求回报的爱

温柔一些的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养育你多不容易啊,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你可不能辜负我们的期望,将来可要记住了报答我们的恩情!”严厉一些的则对孩子要求“我们养着你、供着你、伺候着你,你可要给我们争口气!我们这辈子就指望着你呢!”“你吃着我们的、喝着我们的,我们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养大,容易吗?我们挣钱容易吗?还不都是为了你?你想想该怎么报答我们吧!”


这些父母把对孩子的爱和养育当作一种投资,期待着高利率的回报。于是孩子也必须按照他们指定的道路走下去,不能偏离“正轨”一步(这又回到了第一种非爱行为)。父母群体中间往往形成比较、竞争的关系,谁家孩子考上好学校、找到挣大钱的工作,谁的父母就洋洋自得;其他的父母则会拿着那个孩子做榜样,回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向他们家看齐。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父母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大笔的银两在我们身上,我们欠着父母的;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们一定要为父母争光,要“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敢质问这样的逻辑有什么欠缺。

对孩子说“你应该对我们为你所做的一切感恩”这种话的父母无可避免地严重缺乏爱心。任何有真爱的人都理解爱的愉悦。当我们真诚地爱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乐于去爱。我们生孩子,是因为我们想生孩子;我们做充满爱心的父母,是因为我们要做充满爱心的父母。的确,爱会导致自我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对自我的延伸,而不是牺牲。…爱扩展而不是缩小自我,爱满足而不是掠夺自我。从实质上来讲,爱与非爱都是自私的。区分爱与非爱,并不在于它自私与否,而是看它行动的目标。真爱的目标永远在于心灵的成长,非爱的目标则总是其他的东西。

一名家长可能会同时做出一种以上的非爱行为。事实上,这些非爱行为相辅相成,形成一只完整的圈子:家长期望孩子回报自己,必定导致有条件的爱,条件就是必须服从自己、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成长去生活;为了保证实现这样的设想、保证得到回报,家长就会想方设法阻挠孩子的独立,要么包办孩子的一切,让孩子无法离开自己独立生活,要么在孩子心目中制造内疚或者恐惧的感觉,让孩子不敢离开自己。


家长给孩子传递的最多的信息,总结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我们一切为了你,你也必须一切为了我们!”


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非常不舒服,甚至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照你这么说,难道我们这些当爹妈的都不爱孩子了?!!!


不是的。我没有说过任何父母“不爱”孩子。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特别、特别地爱自己的孩子。我讲的,是“非爱”行为。这一点,我亲爱的读者们,咱们一定、一定要分清楚。


的确,你爱孩子,爱得天昏地暗。但是你的行为却很有可能属于上述的“非爱”行为。因为你自己没有得到过真爱,你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给予孩子真爱行为。你希望孩子爱你,但是你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真爱。在这种混乱之中,你以为向孩子索要爱,使用要挟勒索、施加压力、制造恐惧、引起内疚等等非爱手段,就能够保障孩子爱你。


但是,出于压力、恐惧、内疚等等的爱,是真爱吗?


而我要在这里为昨晚的事说: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对不起……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