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布置给跟我实习的老师一项任务——上一节课。这位实习老师是个很踏实的小伙子,平时批改作业又快又认真,可以看出他的基础知识还是很扎实的。任务布置过后,小伙子整整为之紧张了一天,虽然只是分析一张卷子,虽然经过了认真备课,虽然这次考试整个班的卷子都是他先评卷再由我把关算分,对于每道题我们评价的标准如有不同我都已经和他探讨过,重点难点错误原因都已熟知,可是由于是第一次上讲台,他仍然不够自信。不过,由于提前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在课上到一半以后就渐入佳境了。 平时在教学中也经常遇到家长咨询,家长们普遍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不够自信但是在家里却能说会道,然后家长们就很担忧,是不是在学校孩子受了什么欺负?是不是老师对孩子的鼓励不够?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争取更多的表现机会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个很奇妙的自我心理暗示。在心理学中,与自信心最接近的是班杜拉(A.Bandura)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通俗地说,自信心不是一种性格,而是在处理事件之前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信任。比如,如果让一个不太擅长数学计算的三年级学生在一分钟内完成10道十以内的加减法,他也会非常自信,因为他知道这是自己的能力可以轻松完成的。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一定心情愉悦,交答卷的时候一定会昂首挺胸,如果有人就这10道题有问话,回答的时候必定声音洪亮眼神直视——这就是自信的表现。 但是如果还是这个孩子,让他在一分钟内完成10道三位数和三位数相乘的计算题,既没有明显的简便运算方法,又没有趁手的计算工具,面对这样的任务,他还会信心十足吗?未必了吧?原因很简单:第一,他本身就不太擅长数学计算;第二,这些题目对他来说并不熟悉,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第三,没有帮手(趁手的工具)。所以,这个时候他就不可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任的预估。 由此可见,自信心不是“培养”出来的,但是却可以“建立”起来。 对于讲台上的新手老师来说,开讲之前不妨反复问自己六个问题:
文科师范专业的课程中有一门《语文教学教法》,里面告诉每一名即将成为教师的人一个教师课前常规——备课。也就是说,上课之前先备课是必须的硬性的要求。 备课备什么?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过程,最后还得备自己。 备教材毋庸置疑就是要理解教材,看懂教材中以这篇课文为例要传递的语文知识到底是什么。所以,会读课文很容易,能把课文读出感情也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在领略课文的情境美、思想美的基础上还可以非常和谐地把语文知识提炼出来。 备教材讲究备出一个“深”,但是这个“深”并不是给学生讲的深,超出了学生学段的水平,而是指老师在备课时尊重教材、源于教材、超越教材、质疑教材;把握教材特色,和教材平等对话;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主旨,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地意义建构。 例如我们班的实习老师在课堂上被我指定的教材是一张卷子,那么他在课前认真地把每一道题目都做一遍是很好的做法,这是备教材的第一步——了解教材。然后我提醒他,讲卷子不是仅仅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找出错误原因。这一步就属于源于教材并超越教材——题目会了不代表知识完全掌握了,换个形式或者内容还是有可能出错,然而找出错误原因就可以帮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进而用同样的思路自己学着解决同类问题。 深备教材之后接着应该备学情。学情即学生的在现有的学习基础上有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预设。 备课的时候心中有学生,充分了解学生,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 这里面又涉及了一个概念——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个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如果说备学情讲究一个“透”字的话,那么备教法就应该讲究一个“活”字。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但是流畅高效的课堂一定是重视探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课堂,这就讲究“得法”并且能“灵活”用法。 例如我们实习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理解“小心翼翼”这个词义的时候,先用了“讨论法”,让学生发言,后来反应者寥寥又换成了“表演法”顿时吸引了学生一起参与。 活用教法是建立在对教材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的,课堂内容在心中有数,方法只是实现目标的交通工具,不必拘泥。 再来说说“备过程”。备教学过程主要是指找准课堂的重点,如何分配课堂时间。这就得找准话题,提问有针对性有目标,点评时表达准确,过渡时自然顺畅,对课堂节奏能够收放自如。这即是备“全”过程的表现。 以上四点是备课的外部准备,最后“备自己”也是不可或缺。“备自己”是要求教师思考自己身上有哪些优势,发挥自身长处,使教师个体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张扬,努力形成较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 在课前充分备课之后,登台之前再思考“这节课我要讲什么”是对课堂整体流程在脑海中的又一次预演,熟能生巧,完成自己熟悉的领域任务自然有自信。
备课,不仅是教师熟悉教本的过程,更是在脑中模拟上课的过程,在备课时,要考虑到教材的重难点处理,知识点前后的连贯性。 就像唱歌一样,要有音高音强的变化,跌宕起伏的婉转,才能悦耳动听。课堂也是这样,均匀用力就是毫无亮点,所以应该找准自己在这节课上准备突出的重点,然后详细讲解其他的可以简单一些。 例如我们实习老师的课堂上,他把改卷过程中发现的学生错误最多的题目统计出来后,我们一起分析哪些是因为学生平时没有好好背诵导致丢的题,哪些是能理解却不会组织语言,这就可以简单讲,哪些是确实不会应该重点分析,而且还要兼顾解题思路的总结。这样一节课内他就按计划完成了教学内容,并且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过程中既然有不止一个知识点,那么就不是只有一个环节。有详略得当的时间分配之外,还得把一个个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听的时候既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又不会厌倦。 串联环节一般我们都知道要有优美流畅的过渡语,那么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登台之前不妨再回顾一遍几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就能对课堂流程多一层把握。
登台之前问自己的第四个问题应该是自己的预期效果。备课在寻找重难点的时候就会思考:我为什么把这里作为课堂的重点?我准备把我的课堂哪些环节打造成本节课的亮点?这些即属于自己的预期效果。 当然预期效果还可以继续细化:在课堂亮点闪现的时候我希望听众有什么样的反应?我希望讲过预设的重点后学生有哪些提高?我希望下课后学生能有哪些后续学习行动?…… 登台之前想一想自己的预期效果,可以有针对性地回顾自己预设的重点,使自己情绪渐渐稳定下来,进入上课的状态。
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自信是对未来形势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之后产生的良好预估。所以,要想增强讲台上的自信,必须要有讲台下的苦功。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登台之前最后一刻也得检查自己的教案,看哪些地方还有不确定的细节:哪个词语使用不恰当?哪个句子有更恰当的表述方式?哪个过渡还需要推敲?哪个说法还不够成熟? 记得以前曾有机会听杨修宝老师的讲座,杨老师讲起自己参加第一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事,在登台前他就在教室外面反复地大声地背诵自己要讲的课文,这就是自我审查的过程。 我们常说“旧书不厌百回读”,每篇文章每多读一次都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感悟和体会,会不知不觉地遇到“咦,这里还可以这样理解”的发现。在一遍一遍地诵读中,在最后的审视中查阅资料后,会实现自我突破,把还未确定的及时确定下来,胸有成竹说话自有底气。
做好所有的准备后是不是就一定信心满满了?不一定。因为越是对这节课期许高的老师,压力就会越大,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出现心跳加快、手抖腿颤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声音嘶哑说不出话来的现象。 这是因为压力过大,在嗓子里形成了“歇斯底里球”,造成了急性失声。 这时候有经验的老师们都会用自己的办法缓解紧张情绪,比如于永正老师会在上课前给孩子们唱段京剧,闫学老师会设计一些小游戏和孩子们互动,还有很多老师会采用有意识的课前谈话来平复自己的心情。 心情一旦平复下来,声音就会被打开,华丽清亮的声音就会响起来。 所以,不要小看课前的两分钟互动时间,这两分钟就能看出执教者的功力,这两分钟说不定就能为你的课堂迎来美好的自信开门红! 综上所述,讲台上的自信从哪里来?源于课下认真备课、反复推敲;源于课前的不断磨砺、深思熟虑;源于平时的勤下苦功,厚积薄发。 愿每一位走上讲台的老师都能付出心血,收获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