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广飞:正确理解心脏再同步起搏的效果·365医学网

 烟火4920yh4f0t 2016-05-28

正确理解心脏再同步起搏的效果

作者:施广飞[1] 
单位: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

关键词:2010江苏省心血管年会 同步起搏  CRT

 EF下降≤35%,QRS≥120ms,心功能Ⅲ/Ⅳ级病人已证明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心衰恶化率30%以上,这是一个统计学的数字。在实践中,约22%的病人可获超好反应,表现心功能改善,心脏缩小,死亡率降低,但另外约22%的病人在植入CRT后继续恶化,表现为病情进展,死亡率高,其余病人有效程度介于两者之间,但亦有不小差异。

术前努力识别CRT不获益的病人,无论对病人还是对节省公共资源都有好处。根据目前认识,有下列情况的病人,CRT治疗不获益或效/价比很差:

1.    RBBB病人是不获益重要预测因素,LBBB宽度预测CRT效果好坏尚无定论。

2.    LBBB是目前入选CRT的入选标准,但是电不同步不等于机械不同步,同样LBBB病人左室最迟激动部位差别甚大,而目前心超多普勒技术无法正确指导CRT获益与否。

3.    缺血性心肌病病人左后侧壁有疤痕,或LV疤痕负荷过大者不获益。

4.    LV明显扩大,室壁变薄或表现为限制性舒张功能不良病人不获益。

5.    心衰病人总体状况差(高龄、不稳定的Ⅳ级心功能、肾功能不全、肺高压)不获益。CRT不能作为终末心衰挽救性治疗的灵丹妙方。

安置CRT后应进行多学科(心脏科、心超、影像学)协作优化门诊随访,对疗效不好者做各种原因探讨,必要时重新安置左室电极,使CRT有害最小化,获益最大化。

    2010-12-4 19:07:21     访问数: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