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动汽车前景难料,智能汽车未来可期

 徐天坤1979 2016-05-28

    【慧聪汽车电子网讯】北京车展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在这次以“创新.变革”为主题的车展上,电动汽车智能汽车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说,它们代表着汽车的未来。

    那么,它们真的有未来吗?

    在这里,我们换个角度,从人类交通工具的进化来看一看,或许看得更清楚,也看得更明白。

    我以为,从古至今,交通工具的演变都离不开人对空间移动的本质需求。在空间的移动中,人们需要移动的工具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速度更快。因为速度更快,意味着时间更短。人乘坐任何交通工具,不管多高级,都不如走在路上舒服,能在上面少呆一会儿,就应尽量在上面少呆一会儿。过去飞机、火车替代马车、轮船,如今高铁迅速替代普通列车、长途大巴都是这个道理。

    二是乘坐更舒适。有钱人坐头等舱,明星喜欢用保姆车,普通人买个私家车后不用再挤公交都是想更舒服;现在厂家优化底盘、悬挂系统,在车里面弄个座椅按摩功能、恒温空调,也无不是在尽力满足这个愿望。

    三是使用更经济。坐飞机人人都想坐头等舱,坐高铁人人都想坐商务座,坐汽车也人人都想坐个奔驰、宝马,行吗?不行。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钱还是不够。对他们而言,买车、用车还是要精打细算的。

    四是驾驶更轻松。这主要是对汽车这种私人交通工具来说的。方向盘带助力、无级变速自动挡、定速巡航等都是让人们开车更自如,从而减少体力、脑力的劳动。

    五是驾乘更安全。交通工具,无论天上的,地下的,出了事故,重的是命没了,轻的是财产遭受损失,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发生,因此安全第一,毋庸置疑。

    汽车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其演变也离不开普通消费者在这五个方面的新需求,正是这些新需求推动着汽车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那我们现在看一看,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从哪几个方面能存在优势呢?说速度,电驱动确实瞬间加速性能更好,有的电动轿跑号称加速可达到3秒/百公里,但现在一般地方都限速,燃油车的劲都没地儿使,它去哪儿跑?说舒适,谈不上比燃油车有任何优势;说经济,更谈不上,特别是现在油价从140美元/桶降到了40美元/桶;说轻松,它有的燃油车都可以有;说安全,还不如燃油车,从特斯拉到比亚迪,起火的事过去屡屡发生,屁股下坐一堆电池,怎能心安?

    正因为电动车没有给普通用户带来更多的实质性好处,因此跨国汽车公司尽管有雄厚的技术储备,也没有在这一方向集中发力。

    但中国汽车市场上有政府这支强大的推手,这只手正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一是免费送牌,二是巨额补贴,因此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弄得跨国汽车公司心头痒痒,这次车展上,一些跨国公司也宣布要在中国推出纯电动汽车。

    我个人预测,电动汽车在中国的未来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取消补贴后原形毕露,留下一地鸡毛,重蹈光伏、风电的覆辙;另一种是与中国房地产市场一样,形成全球最大、最畸形的市场。

    相对于电动汽车,我更看好智能汽车。因为它将在“第四点的驾驶更轻松”和“第五点的驾乘更安全”两方面更胜一筹。

    智能汽车的发展未来可能要分两个阶段,一是辅助驾驶,二是无人驾驶。在辅助驾驶方面,防碰撞、自动泊车等功能都会使驾驶员得到适度解放;等到外在条件成熟时,无人驾驶正式推出来,便可以将驾驶员彻底地解放出来。

    我猜想,国外的汽车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或许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如互联网巨头Goggle,它始终坚持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并没有将精力倾注在电动汽车上;像有实力的跨国汽车公司也不遗余力地嫁接、融合互联网技术。现在国内外电子方面的展会,它们都大力参与,有人戏称,消费电子展变成了半个汽车展。

    未来的世界汽车工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赢家只有两类公司,一类是规模更大,实力更雄厚的跨国汽车巨头;另一类是拥有超级人机界面平台和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巨头。它们的发展路径都是将汽车与互联网高度融合。而现在中国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公司应不在其中。

    不信,咱边走边看。

责任编辑:张新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