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分享】玉米红萝卜猪骨煲(附港式猪骨煲汤底煲制及秘制四宝肉滑制作工艺)

 丽红餐厅甲鱼王 2016-05-29


特点:在香港和澳门,“猪骨煲”已成为最为流行的火锅品种之一。它用逐渐减弱的火候熬制汤汁,将煲仔与火锅合二为一,先食骨头后制菜,是新的火锅形式。现在,“猪骨煲”一路北上,已流传到内陆许多城市,受到广大食客的大力推崇。


此汤底特适合涮海鲜:吃完骨头后,客人通常会选择各色涮料食用,涮料有:美国进口特级肥牛、海南牛仔肉、秘制四宝丸(包括梅菜猪肉丸、北海大墨鱼丸、牛仔肉丸、海门白鳝丸)、桂花蚌、鲜大连鲍鱼、大连海元贝、澳洲带子、深海鱿鱼丝、基围虾、湛兴肉蟹等。配方中将着重介绍秘制四宝丸制作工艺。


用料:嫩玉米、红萝卜各250克,发好的干贝50克,桂圆肉25克,大地鱼15克,煲汤后的猪后腿骨1500克,汤底1600克。


煲制汤底:


用料:没有处理过的干贝、大姜各25克,净老母鸡1千克,净老鸭800克,猪瘦肉500克,猪后腿骨(带肉)15千克,白胡椒粒、大地鱼干、干桂圆肉各15克,虾米50克,鲜活文蛤150克。


做法:


1.老母鸡、老鸭、猪瘦肉分别斩成大块,先冲水10分钟,入沸水中大火汆10分钟,捞出控水。


2.猪后腿骨放入清水中,冲水10分钟后入沸水中大火汆透,捞出备用。


3.取特制的不锈钢大桶,放入除猪后腿骨之外的所有原料,倒入清水25千克,大火烧开,而后继续保持大火加热3个小时,此时锅内的老鸡、老鸭等已经全部酥烂,改小火继续加热2个小时,放入猪后腿骨,用微火慢慢加热约3个小时,关火,捞出猪后腿骨,然后用密漏过滤汤汁。此时可得汤汁约12千克。



煲制汤底火候控制323原则:掌握好火候是熬制猪骨煲汤底的关键。以往,不论制作浓汤还是其他汤,熬制时都是大火将水烧开,而后用慢火长时间煲制,或者小火加热很长一段时间后再改用大火加热,所以像这种先大火后小火再微火的火候控制方法比较少见。


3小时大火熬出洁白汤:与熬制其他汤料不同,在下入猪骨前,原料和水的比例约为1:10,也就是说原料(除猪后腿骨外)用料是非常少的,这样做主要是担心鸡、鸭等会遮盖骨头的风味。如何能让较少的原料在短时间内释放全部的鲜味呢?大火加热。在猛火的作用下,这些原料快速熟烂,鲜味就可以从每一个“细胞”中渗透出来。而且大火加热,也可以保证汤色洁白,否则汤就呈淡黄色。


2小时小火熬出鲜香味:大火加热3个小时后,汤汁虽白但是不够浓香,于是我们继续采用传统煲汤的方法小火加热,这样鲜味物质就会有充足的时间与水交融。


3小时微火煲出骨头味:经过5个小时的煲制后,汤汁已经有了不错的鲜味,这时放入骨头微火加热,使肉质和骨头内的骨髓成熟。同时,骨头的呈鲜物质也会慢慢溶于水中,由于量大,所以煲好的汤底色泽更加奶白,而且大骨味浓香四溢。在这个过程中,切记一定要用微火,火略大,骨头上附着的肉就会脱落,影响成菜效果。


与东北的“猪骨煲”不同,汤底熬好后,将骨头捞出,待到客人点菜时,我们才会将骨头一开二,以防骨髓溶于汤底中。



秘制四宝丸制作工艺:




梅菜猪肉丸:取猪里脊肉5千克,去掉筋膜后切成重约50克的小块,洗净控水,先放入绞肉机内粗绞一遍,取出放入盆内,加入清水1500克,食粉、陈村视水各50克,盐、味精各80克,白糖150克,胡椒粉20克,生抽120克,抓匀后放入冰箱内冷藏3个小时。取出猪肉蓉,此时水分已经被猪肉基本吸收。将猪肉蓉放入高速搅拌机内,采用中速慢慢搅打约30分钟,边搅打边往里面倒入冰水(共倒入冰水2千克,分3次倒入),然后放入生粉、色拉油各1千克,猪肥肉粒2500克,泡软并剁碎的梅干菜500克,采用低速搅打的方式慢慢拌匀,取出后放入盆内,入冰箱冷藏2小时即可制成。


北海大墨鱼丸:取500克鲜北海墨鱼,洗净后去掉黑膜,用干毛巾吸干水分,用刀剁成蓉。制蓉的墨鱼先加5克盐、1.5克食粉,朝一个方向搅打至起胶,再加入1克味精、2.5克白糖,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然后再放人25克生粉、50克猪肥膘蓉拌匀,入冰箱冷藏2小时,取出后制成丸即可。


牛仔肉丸:取牛仔肉5千克,去掉筋膜后切成250克的大块,冲净血水后放入冰箱内冷冻一夜。取出牛肉,化冻至中间仍有少许硬心,放入绞肉机内绞制三四遍,取出制好的牛肉蓉,放入大型打蛋器内,分3次加入冰水500克、鸡蛋清6个,用中速搅打约25分钟,放入提前拌好的调料(白砂糖、盐各100克,特丽素、味精各30克,鹰粟粉250克,食粉、胡椒粉各20克,猪肥肉丁250克),用慢速搅打5分钟,取出放入保鲜盒内,入冰箱冷藏3-5小时,取出调拌好的牛肉挤成丸子即可。


海门白鳝丸:取500克新鲜的海门白鳝肉,洗净后冲漂30分钟,捞出用干毛巾吸干水分,用刀剁成蓉。白鳝蓉先加5克盐、50克葱姜水,朝一个方向搅打至起胶,再加入5克味精、2.5克白糖,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然后放入25克生粉拌匀,入冰箱冷藏2小时,取出后制成丸子即可。


蘸料新组合:猪骨煲的蘸料主要有沙茶酱、炒香的芝麻、沙姜蓉(四川红姜蓉也可)、葱花、调好的酱油、小米辣椒蓉、白腐乳、香菜末组成,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调。这里特别介绍一下沙茶酱蘸料和沙姜蓉或四川红姜蓉蘸料的做法。



沙茶酱蘸料配方:




1.花生仁5千克入色拉油中小火浸炸3分钟,取出磨成花生酱。


2.取铁锅一只,倒入花生油2千克,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蒜头碎1250克、干葱头碎1千克小火爆香,加入切碎的红辣椒干500克,炒香后放入沙茶粉1500克、全脂牛奶粉150克、单晶冰糖 1100克小火烧化,最后加入磨好的花生酱调匀即成沙茶酱。


沙姜蓉或四川红姜蓉蘸料配方:沙姜(或四川红姜)15克洗净,用刀拍碎,斩成粗蓉,加入生抽20克、花生油5-6克(农家自磨花生油)调匀即可。制作沙姜汁时,一定要选择老姜,否则姜的风味不足。


制作方法:将所有原料放入火锅内,上桌后放在卡式炉上,烧开后先吃猪后腿骨,然后放涮料涮食,配味碟调味。


另附:南北杏雪梨猪骨煲


用料:去皮雪梨块250克,煲汤后的猪后腿骨1500克,南杏、北杏各10克,泡好的银耳100克,汤底1600克,香菜叶5克。


制作方法:将所有原料放入火锅内,上桌后放在卡式炉上,烧开后先吃猪后腿骨,然后放涮料涮食,配味碟调味。



番茄土豆猪骨煲




功效:健康营养型


用料:番茄块、去皮土豆块各250克,煲汤后的猪后腿骨1500克,茄膏50克,汤底1600克,香菜叶5克。


制作方法:将所有原料放入火锅内,上桌后放在卡式炉上,烧开后先吃猪后腿骨,然后放涮料涮食,配味碟调味。



薏米冬瓜猪骨煲




功效:清热祛湿型


用料:不去皮的广东冬瓜250克,煲汤后的猪后腿骨1500克,泡软的薏米100克,发好的干贝25克,大地鱼末15克,汤底1600。


制作方法:将所有原料放入火锅内,上桌后放在卡式炉上,烧开后先吃猪后腿骨,然后放涮料涮食,配味碟调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