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柑橘虫害|介壳虫的发生与防治

 止水拥云 2016-05-29
上一篇文章讲解了介壳虫的种类,是不是有一些眼花缭乱,介壳虫有哪些危害?到底又该如何防治呢?


感谢陶氏益农提供的介壳虫手绘视频
介壳虫危害
介壳虫以刺吸式口器终生插入植物组织内取食。不仅大量掠夺植物汁液,破坏植物组织,引起组织退色、死亡;而且还分泌一些特殊物质,使局部组织畸形或形成瘿瘤;有些种类还是传播植物病毒病的重要媒介。
1
介壳和分泌的蜡质等覆盖枝叶表面,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2
有些种类还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危害很大。
3
危害幼果,造成果实畸形或脱落;危害嫩叶,造成叶片卷曲畸形。
介壳虫的雄虫与雌虫及传播
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雌体下或雌虫分泌的介壳下。每一种的宿主植物有一定的范围。侵袭植物的根、树皮、叶、枝或果实。
介壳虫的扩散和传播主要靠外力,常见的传播方式有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2类。包括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或者人力传播。
公路边的风景树布满各种介壳虫,相距50m的柑橘园幼树也遭殃(荔浦青山镇)
介壳虫的虫态
雌虫发育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雄虫发育经过卵、若虫、蛹和成虫4个危害果实阶段。
1
柑橘绿绵蜡蚧各虫态
2
橘小粉蚧卵囊内的卵粒
3
柑橘绿绵蜡蚧幼龄若虫
4
柑橘绿绵蜡蚧幼虫
5
柑橘绿绵蜡蚧成虫
爬虫期
越冬介壳虫的卵,在次年3~4月开始孵出幼蚧,又称游动幼蚧或爬虫期即还未有固定为害,特别在小枝条上爬行,未有形成介壳或蜡粉覆盖虫体,此时抓准时机喷药,可事半功倍。
吹绵蚧的游动幼蚧
介壳虫的防治
蚧类防治也必须从冬季清园做起,修剪虫枝集中烧毁,随之喷布有效药剂,如矿物油,药剂喷布必须到达枝条,甚至树干,尤其是严重发生蚧类的果园,应该为柑树“洗澡”。
介壳虫因种类不同,一年的代数不同,每代的发生时间也不同。但是,第一代是防治的重中之重。杨村第一代游动幼蚧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代在7月上旬至中旬,即未爬上果实表面。此时,检查果园,抓紧时间喷布有效药剂,效果明显。可用48%毒死蜱乳油1000~1200倍液,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000液,即要在幼蚧期喷布均匀。
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寄生盾蚧的金黄蚜小蜂、软蚧蚜小蜂、红点唇瓢虫等都是有效天敌来控制介壳虫。
糠片蚧有小孔虫体被寄生蜂寄生过
重量级介壳虫试验品免费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