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益管理】激励员工八法二十则(2)

 郑公书馆298 2016-05-30
四、兴趣法

  8.鼓励“非法行动”

  A.方法:

  允许和鼓励员工做一些正常工作、常规程序以外的尝试。

  B.原理:

  很多时候,员工在工作中的新想法、新创意是突如其来的,但是这一部分计划外的想法却同很多计划的想法同样具有价值,需要被企业重视并予以支持。有些耗资不多的新构思,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简单试验来测试。类似情况经常发生在企业的基层,基层员工常常是最了解产品、客户和市场的,他们由于成年累月的实际操作,对这些方面有独到的了解,知道怎样提高生产和市场拓展效率。

  C.范例:

  通用电器公司的巨大成功,例如在工业塑料和飞机发动机的成功,就是“非法活动”的直接结果。IBM甚至在管理制度上故意设计得有一点“漏洞”,以便让一些人在预算之外做点事,执行计划以外的计划。在25年中,IBM重要产品的生产没有任何一项是该公司的正式系统搞出来的。

  9.给员工完全自由发挥的空间

  A.方法:

  如对公司科研人员而言,可以允许其花费公司时间的15%,在自己选定的领域内从事研究和发明创造活动。

  B.原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工作推进剂。员工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真正感兴趣,能从中获得快乐,才会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

五、空间法

  10.培训机会

  A.方法:

  为员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机会,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和员工自身的价值。

  B.原理:

  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和“建立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个人与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要求。企业应该通过培训开发来挖掘员工潜力,实现员工人力资源的保值增值。这既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需要,也是维护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极为重要的一环。

  11.岗位轮换

  A.方法:

  员工定期(比如一年)轮岗,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

  B.原理:

  在传统管理时代,强调组织分工明确,结果员工每天重复单调的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但成员的满意度下降。人本思想问世后,对人的激励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注意完善人的能力,开发人的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岗位轮换制度,使员工能更加充分、主动地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从而使工作内容横向丰富化和纵向扩大化。这样,工作产生的乐趣和挑战性就成为了工作本身对员工的回报。

  12.给予员工顺畅的事业发展渠道

  A.方法:

  在干部选拔上,企业要给员工更多的机会,从以前对外聘用为主,转变为对外聘用与内部选拔并重,最后过渡到内部培养选拔为主,变“伯乐相马”为“在赛马中选马”。

  B.原理:

  事业发展是员工内在报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职业发展属于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的范畴,因而会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

  13.减少审批程序

  A.方法:

  减少一个产品研发或市场拓展计划的审批程序和时间,不要设置过高的审查标准,应留给相关人员更多的空间。

  B.原理:

  复杂性引发冷漠及惰性。如果业务人员的一项雄心勃勃的拓展计划面临公司的层层把关,他自然会降低工作的热情。而事实上很多划时代的产品或营销方案只是出于一个看似荒谬的点子。

  14.员工参与决策

  A.方法:

  建立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机制,提高员工主人翁参与意识。如让员工参与公司发展目标、方向的分析研讨,让员工参与项目确定,参与保证公司正常运转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

  B.原理:

  没有人喜欢别人强加于自已身上的东西。但如果让员工参与公司经营目标、管理制度等的制定,他们就会觉得那就是自己的目标和行为规则,就会充满期待地投入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