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容、宽容与纵容

 hbsjzw 2016-05-30

有一句英国谚语:“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为了进行成功的合作,必须能够以豁达的态度去对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当然,包容不等于放任和纵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人类社会是由潜在的规则加以维系的,无节制的纵容同样会造成社会的畸形。真正的包容,应该如伏尔泰对其政敌所说:“虽然不赞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个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你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

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会造成你的“牙齿”加速脱落。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当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显突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宽容显得尤为重要。

包容、宽容不是包庇、纵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更不是以损害整体利益为代价的妥协,而是建立在平等交流、和谐共处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

在生活中,包容常常表现为为人处世的宽容。宽容是人和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润滑剂。它和诚实、勤奋、乐观等价值指标一样,是衡量一个人气质涵养、道德水准的尺度。宽容别人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一种接受、一种爱心,有时候宽容更是一种力量。宽容本身也是一种沟通、一种美德。

宽容他人也是在善待自己。“包容”是一种境界,“宽容”是一种肚量,我们要学会“包容”,更要能“宽容”,但对一些违反原则的问题绝不可“纵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