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故人、故事(七)-----潍坊杨家埠年画

 东夷人士99999 2016-05-31

故乡、故人、故事(七)-----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

现在想起来,儿时的弥河农村,虽然河水清澈、树草丛丛、庄稼成行,满眼的绿色和生机,但文化和文化生活,却贫乏的像干枯的沙漠。只有过年时,对联、年画、鞭炮,才使那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些色彩、响声和热闹。年节过去之后,坑头上那年画中的胖小孩,就成了儿时生活的伴侣和对美好事物的想象。那个小孩伴随着自己成长。至于门上的门神爷和灶边的灶王爷,那棵幼小的心灵还无法与它相通,虽司空见惯,但从未欣赏过它,因为不懂它。

岁月如梭,过了一年又一年。退休后才知道,我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60多年。退休后的生活亮点与工作时大不相同。工作的压力、人事的纠葛、政治的喧嚣、时政的愤懑、个人恩怨,这一切的一切,都画上了个圆圆的休止符。愿意想、愿意看的是那只有亲情、乡情的童年。再回首,那辐坑头的年画,那凶神恶煞的门神爷和慈眉善目的灶五爷,原来都出自潍坊杨家埠。

423日,在朱允亮的引荐和陪同下,我和老伴来到了木板年画之都潍坊杨家埠,这才知道,那些美好的年画,都出自这里。当年是杨家埠,给我们贫瘠的农村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生命和信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