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销只是手段,产品本身才是策略重点

 子鋡 2016-05-31

行业有一个经典命题,一个产品若想成功,产品还是营销,谁更重要?

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所谓的答案,营销界也一直在争论不休。产品派认为,只有好产品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好产品自己会说话。营销派认为,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只有通过强势的营销,才能真正打响品牌,赢得市场。

在传统营销的黄金时代,营销派似乎更占上风。只要产品上了电视,品牌十有八九就能立起来。但随着社会化平台的兴起,口碑效应尤其重要。最能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是朋友的推荐以及消费者的评论。这些推荐和评论,大多数是基于产品本身,而非营销做得如何漂亮。

这也就驱使企业,回归用户需求本身,去不断打磨和创新产品。所以,营销只是手段,产品本身才是策略重点

企业为什么需要产品创新策略?


产品创新项目选择错误是一种新产品与技术和市场匹配方面的错误,也是一种战略性上的错误。企业开发新产品要消耗的大量的资源,如果没有取得企业所希望的成果,不仅不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还可能给企业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企业的创新活动既需要组织起来,又需要明确方向。

企业产品创新是一项错综复杂的活动,投资多、风险大、周期长、影响面广。这项活动的特征是:

第一,新产品开发属全企业性的活动,与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不同部门都密切相关,任一方面和任一环节出现障碍都可能导致新产品开发活动的失败。因此,这项活动一般得由企业最高领导层直接控制管理,统一协调。

第二,产品创新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科技的发展、竞争的态势、政府的引导 和限制、市场需求的动向、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等等,无一不对产品创新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更为困难的是,影响产品创新的众多环境是预测的,现实和未来的差异将更使企业产品创新的风险大大增加。

第三,产品创新活动与现有产品生产相互制约。企业的前景是十分重要的,新产品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现实和未来都需耍包括人才、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如不妥菩配置和处理,就容易顾此失彼,使两类活动都受到不利的影响。

 如何做好产品创新营销策略?


一、产品创新驱动营销。

现在,我们似乎越来越少见通过一个Big idea引爆传播的案例,相反,越来越多的营销思路是提高产品本身的附加值,从而让产品带动传播。互联网产品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体验最为直接。

例如,拿微信红包这个产品本身来说,它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创新,它颠覆了传统的发红包方式,让中国人发红包的习惯借助微信这个平台更加便利地实现。微信红包的成功,本身就是微信开发的一个创新功能,不仅进一步提升的微信的用户体验,还为腾讯的移动支付拿下一城。

二、营销渠道都是术,产品力才是王道。

这一点在当下的手机品牌营销中,已经显现得淋漓尽致了。2015年小米不仅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8000万台的销量目标,而且在声势上已经被华为追上了,无论是用户还是媒体,都不再迷恋小米,反而开始不断的称颂华为等其它品牌。

究其根本,华为品牌在产品和技术上,确实做到了行业领先。毕竟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不同技术功底的产品,在体验上是有明确差别的。通过华为品质过硬的产品,华为的口碑不断上扬,华为公司扎扎实实的技术范儿也得到了展现。

对于手机行业来讲,情怀营销高潮已过,日渐式微。品质才是根本。

三、营销过渡创意 会缩短产品生命周期。

如果说,对于IT、汽车等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能够一目了然体现在产品上,那对于快消品而言,要做到产品驱动并不容易,因为模仿的门槛过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快消品营销能够脱离当下回归产品的大势。白象集团品牌总监谢佳科就指出,过去的市场环境,呈现出了一股浮躁之风,在营销上,传播大于包装,包装大于产品,顺序完全颠倒了。其实,过渡的创意往往会使产品的生命周期更短。如果蓄意夸大产品功能,那就是欺骗消费者,消费者一旦发现品牌有欺骗行 为,对品牌会立马变得不信任。

 “由此,品牌体验在未来的营销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真实的产品体验取信消费者。试吃派样,过去10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很Low的营销方式,甚至被称为苦力营销,大家都忙着去玩引爆传播、一夜成名等概念了,但近一两年,市场和营销会回归到理性层面。”

总而言之,我们并不需要把产品和营销刻意对立起来,甚至明确要分出高下,把两者实现融会贯通的运用,才是最高境界。在这个信息越来越透明化的今天,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不怎么好的产品即使营销再好,也很难走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