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宛平2008 2016-06-01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    
  天柱峰顶上的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也是武当道教在明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标志。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缆车上眺望金顶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图片取自网络)
                      天柱峰之巅的这座金壁辉煌的殿堂就是金殿。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图片取自网络)
金殿整体为铜铸,外饰鎏金,在经历来近600年的风雨雷电、严寒酷暑,它至今仍然金光夺目、辉煌如初,实在是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灿烂明珠,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古代科技水平的历史见证,堪称国宝。
 在金殿前,极目四方,八百里武当秀丽风光尽收眼底,群峰起伏犹如大海的波涛奔涌在静止的瞬间,众峰拱拥,八方朝拜的景观神奇地渲染着神权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金顶景区包括中观黄龙洞朝天宫、古神道上的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和太和宫金殿皇经堂紫金城朝拜殿,以及元代古铜殿等古代建筑。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各朝代制造的像器、供器、法器等文物珍品。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铸造工艺的灿烂明珠,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古代科技水平的历史见证,是无价之宝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紫金城:紫金城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在金顶观景台上一览众山小!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从索道附近有一长3公里的步道通往金顶,步行需2小时。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琼台观位于天柱峰东南麓约10公里,垂直距离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火。光绪时重建部分庙房。
  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是武当山三十六观中最大的道观之一。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数百年岁月和战乱兵火,使琼台观的房屋毁损严重。现在的上观,仅存有遗址和石雕玄武,下观亦只有摇摇欲坠的大殿和几间道房了。琼台中观,现存元代石殿和清代重建的正殿、配房14间。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正中大殿为祖师殿,两侧东西配殿分别为慈航殿和财神殿。从小院的中央向上望,可以看到"琼台中观"的主体建筑"三清殿"在巍峨的山峰护卫下显得十分庄严肃穆。在第一层台阶左右侧,对称建有两个精致独特的角楼,让人欣赏不已。到了第二层台阶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三清殿"的牌匾了,里面供奉有道教最高神三清。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重游武当山(2)金顶上一览众山小!

    三观建筑物均利用地形特征,各以中轴线进行对称布局,显得合理而严谨。
    琼台上观今存遗址,占地3600平方米,尚存石雕玄武像和明雕。
    琼台中观现存石殿、正殿、配房14间,建筑及遗址占地1.5万平方米。石殿建于元代,坐西朝东,石墙厚近1米,面阔进深一间,建筑面积18平方米。正殿建于清代,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硬山顶,清式屋架,前为廊,后封檐,面阔3间13米,进深近10米,通高11米。
   琼台下观现存正殿、配殿等13间,建筑面积571平方米。琼台周围群山排云如幡盖之状,松竹梳风有琴瑟之声,峰岩藏幽似游仙之宅,确是人间仙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