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加工阶段,即开始审读书稿的主体内容,并做必要的加工。
1. 加工基本原则—— 十六字诀
无错不改、改必有据、尊重作者、符合规范。这是笔者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总结。具体分析如下:
无错不改—— 一般是可改可不改的就不改,即使各章(部分)文风不太协调,你可以提要求,希望作者自己改写,但你轻易别改,那必定吃力不讨好。有的编辑自视不低,还生性爱改作者的文字,每页非改动几处不可,有时还歪曲了作者的原意。例如,“图书数据浩若烟海。”本来挺好的,可就有编辑将其改成“图书出版的数量十分巨大。”新编辑或许担心老编辑看不到自己干了多少活儿,便以为多改总比少改好。业内规范说法是“编辑加工”,老辈编辑还爱说“看稿”,却没说“编辑改稿”,所以,何为“加工”?尚需新编辑慢慢体会。
但也常有例外,如写作水平偏低的作者,其文字勉强可读懂,大意也没错,就是不太合语法,前言不搭后语,不够流畅,遣词造句不讲究,词汇贫乏,或车轱辘话来回转,等等,很希望编辑多给他润色和提高水平。那么,编辑就得驾驭文字,为书稿全面修改润色,把不太合格的文字提升到合格以上水平。
改必有据——对知识性内容的修改必须有科学、事实或学术等依据,尤其不能修改作者的观点或书稿中引用的学术观点。例如引文,你觉得不流畅就想改,可是你得核对出处,所以基本原则是未核不改,因为你没有根据。如果你对译著的文字不满意,又核了外文原版,另译出自己满意的文字,那就得把出处注为原版外文书。
尊重作者——要尊重作者的文字风格、学术观点和表达方式,尤其要尊重作者的文字风格,不能强人就己,以为自己的表达好于作者。对个别知识内容如果查不到,务须询问作者。查问没结果的,不能轻易删改,所作处理要请作者确认。
有的编辑曾在报刊社或广播电台、电视台或网站工作过,因报刊/网页版面或播音时间限制十分严格,养成了大刀阔斧地删改文稿的习惯,一旦转行当上出版社编辑,容易习惯性地对文字过分删改,甚至是伤筋动骨地删改,这是需要防止的。如果一审删改后常被二三审恢复,一审编辑就应意识到自己也许存在过分删改的问题。尊重作者包括呵护作者的才情。作者不时引用几句古诗或名人名言,有的编辑不喜欢,就说作者“掉书袋”(卖弄才学),随意删去,也是不妥的。只要作者引用得体,与相关文字内容协调,就应该认可、呵护。当然,尊重作者不等于迷信权威,只要理由充分,能说服作者,该改的还得改。
符合规范——编辑的修改,不要求有什么个人风格,最好能与作者的文风相似,改过的文字与作者原文浑然一体,出版后看不出修改痕迹。同时要符合语法,标点符号、数字、年代、量和单位等都符合出版规范。
2. 加工基本要求
一是对文字内容方面的要求:(1)规范语言文字;(2)确认学科知识;(3)核对重点引文;(4)把握内在逻辑。其中对学科知识的确认,主要指编辑对不是很熟悉的知识,需要查核,保证无误。而核对引文,只要条件允许,能核的都要核对。如果引文很多,查书上网都核不过来,至少要保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我国党和政府重要文献、知名学术著作的核对,而对其他引文的质疑问题,则提请作者予以核对。至于把握内在逻辑,是强调在审稿加工中要用心记住、领会读过的内容,在往后的审读加工中,不断回顾前面的内容,务使前后有机关联,有所对比等,避免前后相关内容的矛盾、重复或交织混乱等。这对新编辑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是对加工状态的要求:
(1)默读书稿,防止跳读浏览。只有心中发声的默读,才能避免像浏览小说那样只知大意而忽视有无文字等差错的问题。
(2)连续加工,避免中断过久。相对集中时间审稿加工,有利于保持思维连贯,一旦中断,往往难以把握内在逻辑。
(3)核对引文,相对集中解决。不要每遇一段引文就马上核对,而是加工完整章或全部书稿,再集中时间核对引文。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4)陌生字词,务必查核弄懂。这种核查应随时进行,有利于读懂文字。
(5)分段反复,不可一往无前。编辑往往因杂事不得已中断加工,而继续看稿又因内容复杂一时想不起前文大意,这就需要快速浏览前文,尤其要看清楚本部分的标题,以利于接续中断的思维。
(6)发现问题,引发探索兴趣。编辑对书稿中的知识、观点等产生探索兴趣,是值得提倡的。可以简要记录或复印相关内容,留作继续探讨的资料。
(7)积累案例,善于归纳分析。每加工一部书稿,编辑可把自己发现、修改的差错等典型案例保留下来,积累起来就是你的财富,抽空予以分析归类,是今后工作的借鉴。
(8)勤于动笔,提高业务水平。在稿旁注明你修改某处表述的简要理由,认真写好加工报告,进而为自己当责任编辑的新书写书评,以及对积累的案例做一番分析提炼,写出对行业有参考价值的编辑业务文章,无疑是提高业务水平的必由之路。或是与专家共同讨论学术问题,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则是成为学术型编辑的目标要求。
以上的(1)和(2)强调工作态度和条件,(3)(4)(5)直接关系书稿质量,(6)(7)(8)则与编辑成长密切相关。
一些编辑不但不查陌生字词,连常见字词都不愿查,只凭自己的印象——往往是错误的记忆来改“错”。例如把“家具”错改为“家俱”(“傢具”亦可);“一成不变”错改为“一层不变”;“秋毫无犯”错改为“秋豪无犯”;“说项”错改为“说情”;把“所”字误写成“斫”字,等等。
说到对错别字的辨识,有一条经验是:在稿中发现的错别字是同音字或近音字,那么作者就是用“拼音”录入的;错别字如果是近形字,则作者是以“五笔”录入的。前者的差错相对容易发现,如把“当下”误录为“党校”(首字母同),把“报效祖国”误录为“报销祖国”等都不难发现。而把“瑷珲”误录为“瑗珲”,把“羸弱”误录为“嬴弱”,把“民族”误录为“氏族”等就容易蒙混过关。
还有,由于有的作者自以为是,在稿中前面出现的一个错误势必在后面重复出现,如在某部书稿中上面的“瑗珲”就一连错了三处,《嘹望周刊》也错了两处(正确为“瞭望”)。而为加快录入速度,作者往往对就近的同一词组或句子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那么首次出现的错误或遗漏的字词,在后面也必然出错。如某书稿一连几页出现的页下注,著作单位同为“中央中共党研究室”(即“中央中共党史研究室”——漏了“史”字)。
又如:“自西且东”——前一版出版多年无人怀疑有错,修订版加工一二审也视而不见,到三审才发现应该是“自西徂东”——因为感觉“且”字费解,一查就解决了。现在有少数编辑不会查《辞海》《辞源》《成语词典》等(只会上网查),手边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懒得查,这是很危险的倾向。例如,某重点书稿提到:我国“电视晚会人物颁奖词的始作俑者很难考证”,“始作俑者”是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一般词典都能查到。新编辑如能查阅权威工具书和有关学术著作,所做修改往往能让作者心悦诚服,乃至成为作者的朋友。
审稿加工时不时前后对照、检查同一术语、人名、地名等一致与否,有无明显重复或前后矛盾之说,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庞贝城”在同一行里再次出现为“庞培城”;两页内的同一人名出现“图坦卡蒙”和“图坦哈蒙”的差异;三页内的同一河流名字出现“斡难河”与“鄂嫩河”的不同,等等。这些不过是浅层次的一般问题,但凡能看出内在逻辑问题的,能联系前后几处相关问题进行协调处理的(如全稿三四处文字涉及同一内容而表述有出入或重复),都是善于“回头看”的编辑,也是对质量十分敬畏而重视的编辑,其在编辑行业阔步前行是大有希望的。
(作者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