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0到1

 tory_you 2016-06-01

昨天晚上在机场买了这本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的《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并非因为想创业所以选择这本书,只是翻看时,觉得这本书更像一本哲学书。而彼得·蒂尔正是哲学专业科班出身,被称作投资界的思想家。

本书对我冲击最大的有两点:

  1. 从另一种角度去解释垄断和竞争。
  2. 0到1的纵向创新和1到N的横向复制。

在我的意识里已经习愦给“垄断”打上了一个负面的标签,只有“万恶的资本主义”才会有垄断。但这本书却颠覆了我对垄断的理解。创造性的垄断可以给创造者带来长期的利润,从而促使他们创造更多的创新产品来维持在未来的垄断地位,创新产品最终使大众受益。Google的无人驾驶不正是如此吗?Google垄断了搜索引擎获得了长期的利润,才能在一些很难的事情上持久的投入,以便他们在未来仍可以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里可能要黑一下百度,因为在我眼里它们一直在从事从1到N的横向复制,并没有可以垄断市场的创新性产品。

经济学的教材里一直在给我们鼓吹市场经济下的完全竞争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而
彼得·蒂尔却告诉我们竞争是一场高成本的买卖,微软和谷哥在针锋相对的结果,苹果公司冒出来压倒了他们的优势。完全的竞争会降低利润空间,你看到过国内那些打价格战的企业会去投入无人驾人等高难度的创新研发吗?

我们一直在讲“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进入市场的人并不见得就能取得绝对的优势。从1到N会有很多竞争对手复制你的公司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这个市场最终演变成一场零和的游戏,最终产品的利润会趋于零。而从0到1,意味着从无到有,企业要不断的创造和创新才能成为市场的唯一,可以自定产品的价格,获取长期的高额利润。

只是初略的看了一遍,理解会有偏颇,对这些观点有兴趣的最好看一下原书。

对程序员的影响

因为目前对于生活或工作的困境和疑惑,我习惯性地将刚看到观点套用于思考自身的处境。作为程序员(Sorry,我觉得在国内很多人都能不称为工程师),我们是否一直在复制呢?所以我们最终面对的越来越多的竞争,完全的竞争环境也让我们越来越不值钱了。

你有区别于其他程序员(或工程师)的垄断优势吗?

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创新必竟是少数人的专利,多数程序员一直在从事1到N的横向复制工作。之前我们几个程序员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复制,想一起协手创业,但是在讨论详细计划时就自己把项目否定了。还有同事常在炫耀他又想出了金点子准备拉投资创业,后来风投告诉他最不缺的就是点子。

关于创业彼得·蒂尔还造诉我们一点,要专注于小的方面(用户、人群)。那么对于程序来说是否可以借鉴呢,在从事1到N的复制工作时,专注于某些小的技术方面(或感兴趣或别的程序员还来不急复制的),谁又能保证你不会走出一条从0到1的路呢?

我们一直在抱怨怀才不遇,最终发现真相是原来是我们没有“ 怀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