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块肌 后拉肩胛骨
神经支配:1、第5颈---第1胸神经(C5--T1)。2、胸内侧、外侧神经
功能解剖:斜方肌是背部最表浅的肌,覆盖一处风筝状宽大区域------由颅底向外侧延伸跨过肩胛骨,然后与背阔肌上部在脊柱处重叠。斜方肌有三个不同方向的纤维,包括上部纤维、中部纤维和下部纤维。
上部纤维向上走行,与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协同作用,可耸肩或上提肩胛骨;还可完成头和颈的伸展、侧屈和向对侧旋转。(上部纤维向上走行和斜方肌起点起自枕外隆突、项韧带和第7颈椎,相反,这是因为解剖学起止点根据不同运动形式,起止点是可以互换的,另外一个是为了行文通顺,说上部纤维向上走行,中部纤维水平走行,下部纤维向下走行。) 中部纤维水平走行,与菱形肌协同后拉肩胛骨。 下部纤维向下走行,能下降肩胛骨。上部和下部肌纤维协同作用可向上旋转肩胛骨。 所有斜方肌纤维一起作用时,会使肩胛骨贴近于胸廓,在承受和推举时可提供强大的支持作用。上肢不固定时,斜方肌的不同纤维和其他一些协同肌共同完成肩胛骨的一些具体运动,如上提、后拉或下降肩胛骨。过头运动时,斜方肌向上旋转肩胛骨的功能有助于保持关节窝的适宜位置,增强了盂肱关节的运动范围。 尽管斜方肌纤维可作为整体进行收缩,但在提、拉、搬运中,下部纤维常很弱,因而未被充分利用,而上部纤维常常紧张并被过度使用。因而常导致耸肩姿态偏斜。斜方肌上部纤维和下部纤维之间力量和柔韧性的平衡有助于保持头部和肩部的适宜位置来抵抗重力。
斜方肌——斜方肌覆盖很大区域并有多种功能。它是颈后部重要的肌肉,但也是肩部和背部的肌肉。斜方肌的问题可能引起多种疼痛和不舒适,因为它在上身疼痛和功能障碍中它起重要的作用。对大部分人来说,它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部位。 相关部位: 肩部上斜方肌的激发点引起颈上部至乳突和耳上方至颞部的疼痛,也引起下颌角疼痛。 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的激发点引起颈后部颅底、肩后部和肩胛骨之间疼痛。在中斜方肌的激发点, 特别是位于接近肩峰外侧端引起上臂近端外面下至肘部的疼痛。 触诊
触诊斜方肌肌腹 1、患者俯卧位或坐位,拇指先扪及肩胛骨内侧缘,沿肌腹向脊柱方向触诊, 2、再沿着三个不同肌纤维方向对肌腹触诊;向枕骨方向触诊上部纤维;向上部胸椎水平方向触诊中部纤维;向下部胸椎方向触诊下部纤维; 3受检者肩胛骨后伸,以确认正确位置。
主要触诊上部纤维:体位 受检者俯卧位或坐位,手臂放于两侧。 用拇指扪及肩胛冈和其他手指在前方扣住锁骨正上方的肌肉,一起钳夹定位斜方肌上部纤维,受检者抵抗上提肩胛骨,以确认正确的触诊位置。 三、病因病理 1、该组肌纤维其下部肌纤维附着于胸背部,稳定性较大不易受损,而其中、上部肌纤维连于肩胛骨和颈项部,活动范围大易损伤。司机、缝纫工、鼠标手等3块肌纤维均以损伤。 2、在劳损的基础上,感受风寒湿三痹,局部气血运行障碍,进一步加重病情。
四、临床表现 1、有慢性劳损史和受寒史。 2、患者颈、肩、背部酸胀沉重,严重者僵硬如皮革,上背部负重感,锤击患处舒适,多为单侧发病,头因中、上部肌纤维挛缩而略偏向患侧。(这种情况下X线常常见到侧弯,假性侧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侧弯),但也有双侧发病的,一般情况下是一侧重一侧轻。 五、诊断 1、上述的临床表现。 2、颈部旋转活动障碍,上部肌纤维触及痛性结节点。 3、上部和中部肌纤维触及痛性结节点, 4、X线意义不大。
六、治疗 微针刀 1、上部肌纤维的起点(上项线)和枕后腱弓处的痛性结节点(枕后腱弓: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凹陷之间,上项线下方2厘米处)。 2、位于肩胛冈上方偏内侧的痛性结节点(相当于第一胸肋关节处)。 3、依据疼痛部位灵活选取治疗点:a颈项部疼痛重者,选锁骨外侧端肌纤维附着点处的痛性结节点;b颈肩部疼痛重者,选肩峰与肩胛冈上缘肌纤维附着点处的痛性结节点;c背部重者,选肩胛冈下缘内侧肌纤维附着处的痛性结节点。D上、中、下3斜方肌肌腹部僵硬如皮革的,点、线、面、园通透松解。 圆利针 治疗点同上。 针法:分别沿各肌纤维方向以45°角斜刺。严重者用松筋针。
亚健康手法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