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红星:高技术产业发展释放四大信号

 zhaoyh0627 2016-06-02
    ■产业观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4月,我国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9.3%,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7.9%,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增长19.1%,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1%,医药制造业增长9.6%,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7.5%,均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从利润增长情况来看,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5%,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行业利润快速增长,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7.4%的总体增长水平。

    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正是由于高技术产业在推进新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正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高技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

    笔者认为,1-4月的高技术产业数据释放出四大信号,值得关注。

    第一,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经过量变已经开始质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在“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显著,在信息与空间、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先进交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高速铁路、无线宽带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若干高新技术重大成套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实现了自主设计制造;以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等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层出不穷。

    第二,我国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众所周知,高技术产业很“烧钱”。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达到2%,预示着这个国家的创新活动进入活跃期。我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虽然与美国等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05%,比2013年提高0.04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上升至2.1%,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第三,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转型升级正在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很早就提出了,但一直进展缓慢。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遭遇巨大挑战,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刻不容缓。1-4月的高技术产业数据表明,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开始发力,并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减缓了传统产业下滑的影响,进一步成长为支撑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第四,国家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决心没有改变。众所周知,高技术发展离不开创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三步走”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计划在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其中第一步要求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更加凸显了国家对高技术产业的重视,对高技术产业绝对是个利好消息,从而以创新为高技术产业保驾护航。

    总之,随着各项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技术产业平稳增长的势头会进一步巩固,产业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高技术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发挥 “引擎”作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