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文,也是字,是思想,也是感情,是性灵,也是艺术。 湘军重要将领 清代王闿运著《湘军志十六篇》 湖南,曾被称为中国的普鲁士,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被称为一个怪异的种族。作为一个复杂的地域产物和文化概念,湘军已成为成功、强霸、智慧、个性、复杂的代名词。湘军,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耀武扬威地走了一个半世纪,武运长久不衰,足迹遍及中国的每一个行省,也涉及中国周边的任何一个国家。经制湘军与其扩展意义上的湘军先后与世界上十二大强国比试过高低。蔡元培说:“他们执拗、沉毅,守旧时守得很凶,趋新时也趋得很急。” 曾国藩信札 曾国藩(1811-1872),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曾国荃信札 曾国荃(1824-1890),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 “好汉打脱牙齿和血吞 ,惟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这是曾国藩一生咬牙立志之诀。曾国藩在长沙创建湘军时,遭到当时的湖南提督鲍起豹等地方大员的排斥与污辱。堂堂二品大员,皇帝亲自任命的团练大臣——曾国藩,竟然被一群士兵追着打,还差点丧命,这番羞辱可大了。偏偏官方又不追究,而且长沙大小官吏,都认为是曾国藩伸手过长、喧宾夺主、抢功争名造成的。曾国藩在长沙待不下去了,请旨到衡阳来创建湘军。 李鸿章信札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胡林翼信札 胡林翼(1812-1861),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湘军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大多是封建儒生,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曾国藩与一些重要将领既是同乡,又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并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曾国藩治军重在思想纪律而不在技术性的训练。他为湘军写的军歌唱道:“规矩要肃静,有礼、有法、有号令。”他制定“辨等明威”的军礼,以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力地维护封建统治的军队。 左宗棠信札 左宗棠(1812-1885),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郭嵩焘信札 郭嵩焘(1818-1891)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若干年后,曾国藩跟谋士赵烈文说:“正是那天的兵变激发了我的志气,所以发愤练兵,当时只不过是想争一口气,让那些幸灾乐祸的家伙看一看,没想到却成就了镇压太平天国的大功。” 彭玉麟信札 彭玉麟(1816-1890),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 刘坤一信札 刘坤一(1830-1902),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宿将。 钟灵毓秀的三湘四水、衡岳烟云,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风暴、中外形势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为湘军的产生和曾国藩的武功提供了“时势”。曾国藩因太平天国而起事,因湘军而成功,他的一世英名、身后毁誉,都由此而来。百年以降,斯人已乘黄鹤去,一生真伪谁鉴之? 曾国藩与湘军,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一段说不清、辨不明的历史。历史可亲。且让我们走近那个并不遥远的过去,一起去感知,去触摸,去体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