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骆驼祥子》八十寿

 圆角望 2016-06-03

    孙燕华

    1936年9月至1937年10月上海的《宇宙风》杂志,连载了一部小说《骆驼祥子》,作者老舍。中国人讲究吉利,老年间叫祥子、福子、顺子的多了去了,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没出名,唯有这位有名无姓的“骆驼祥子”,成了世界级的名人。

    老舍先生说,小说创作的核心是人物。骆驼祥子之所以成为名人,根本原因是老舍先生写出了一个活在社会底层,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挣扎有妥协,既真实存在于社会上,又活在读者心里的车夫形象。

    骆驼祥子是从淳朴、善良、勤快、诚实而逐渐沉沦的。每次沉沦,他都一番挣扎,比如保护了曹先生,自己的钱却被孙侦探抢了之后,祥子跳到邻院。睡在车夫老程小屋时他觉得冤,想跳回曹家拿几件东西以补偿自己的损失,理由是“为曹宅的事丢了钱,再由曹宅给赔上,不是正合适么?”祥子都“已经坐起来了,又急忙的躺下,心中跳了起来” ,“不,不能当贼!穷死,不偷!”“可怎么知道别人不偷呢?”“别人去偷,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

    “偷”与“不偷”的矛盾中,老舍先生处理得有起有伏,有来有往。从“坐起来”到“又急忙躺下”的动态,显出了老舍先生在刻画人物心理变化方面的驾驭能力。

    写书的人极为认真,画书的人同样认真。《骆驼祥子画传》的编绘者孙之俊先生从1940年就开始为这位车夫作画传,二十多年三次重画。从人物面貌、时代背景、艺术表现等方面反复琢磨:“原本计划着找个模特儿,可是多少年来也没看到‘高个子,头精光,眉粗短,圆眼,肉鼻子,腮上皮多肉少,钱扇面儿前胸,右耳前有疤,脖子几乎跟头一般粗,出号的大手大脚……’这样的一位洋车夫。虎妞更难找,只好根据书中描写来画。”

    “服装景物跟时代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书上说‘北平’,便确定是民国十七年以后,由于出版年月,便确定是民国二十五年以前,自祥子买车到出卖阮明前后是四年的工夫,这四年便包括在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六这几年里,所以画面上一定不许可画出一九三六年以后的服装,但是可以画出一九二〇年的服装来。”

    “把祥子读了很多遍,造出了人形,都画成裸体的;然后再给他们穿衣服,这样虽然费事,可是总比直接画衣纹妥当一些。”

    老舍先生对孙之俊先生所作的画传给以中肯的评价:“祥子没毛病,虎妞很合理想,刘四爷也不错。”

    文学名著多配有经典插图,人民文学出版社完成了小说《骆驼祥子》插图版的合璧工作,北京市邮政商业信函局发行了孙之俊绘制的《骆驼祥子》连环画明信片,以祝贺《骆驼祥子》“八十大寿”,让更多人感悟经典文学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