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一窥《内经》养生之道

 369蓝田书院 2016-06-03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而最广为人知、渊远流长的中医经典便是《黄帝内经》。内经中诸多关于养生保健的智慧之语依然值得现代人研究和践行,且让我们一窥个中之道——                                                  

仰观内经古圣先贤,他们的养生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内经·上古天真论》讲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在劝导世人养生重在养心,心生则身荣,人体的浩然正气即自然而生。其中提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从而牵引出中医的养生之“道”。

那么内经中的养生之道究竟是什么呢?


仁爱。通参内经,透过文字背后可以看到隐藏的一个核心,即是仁者,爱也。医者仁心,至于芸芸众生亦然,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我们都应该法天则地,生养仁爱之德。古语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但是现在人普遍感叹人心不古,世德沦丧,社会公德履遭践踏,社会中充斥着浮躁的风气。面对形形色色的纷扰诱惑,我们更应该掌握养生保健之道,以期同登寿域。这就当如内经所言,善于养德,去做有爱心的人。做仁爱之人,行仁爱之事,则内可家庭和睦,外可广结善缘,培植善念。心田中洋溢着爱,养生保健潜移默化地就会内化为我们内在的气质。

有常。《内经·上古天真论》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如此可“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几千年以前,内经即晓谕我们法天则地,行为有常。古往今来,“有常”之道都具有无穷的教益。遍观着自己的性命。因此内经中列举“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由此可见节制失衡是养生保健的一大忌,我们日常饮食起居要有常,有所节制。关于饮食起居,内经中诸多精辟入里的阐释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迪。饮食情志方面,内经谈“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又讲春宜少酸多食青色食物,夏应少苦多食红色,秋应少辛多食白色,冬宜少咸多食黑色。而在起居方面,内经告诉我们春主生发之道,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主生长之道,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而秋主养收之道,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则主养藏之道,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些养生之道简易明了,倘若恒以行之,便可安养性命,增益体魄,帮助你我保持健康舒泰之体。


顺应自然。《素问·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篇》中谈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在这里,内经告诉我们天地四时应运而成人,人源于自然,是自然万物的一员,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道的角度启示人们养生要循道而动,顺应自然,这即是内经中岐伯所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告诉我们日常动静宜应四时,知万物,顺应自然规律,使身心情志随自然万物而生发,从而怡养性情,恬淡精神,强健体魄,使“小我”与天地“大我”息息相应,从而调停五藏,身心和偕。

养生之道,重在一个“养”字,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中医经典的《黄帝内经》,其中的养生知识博大精深,在这里不能一一而足。诚心希望我们都能够了解内经养生之道并勤而行之,假以时日,同登寿域,天年可期!

(作者学校:河南中医药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