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过纸上的音符去感受音乐的美妙

 小猪电子业 2016-06-05

——美国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中的教育艺术

                  

美国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说的是一位热爱音乐事业的男子Green Holland进入一所中学做音乐老师,原本只打算做四年音乐教师然后回家全身心投入他深爱的作曲事业的,但他却渐渐爱上了教师这一起初他并不喜欢的职业,一做就是三十年。当时他面对的那些学生音乐素质极差,没有一个学生能够找准音调,把握好音乐的旋律,许多学生在苦练之后,都准备放弃了。但是Green Holland仍然执着不放,他要求学生穿过纸上的音符去感受音乐的美妙,后来终于把他的学生培养成了著名音乐家,电影横跨三十年的时代背景,确实是一部很好的关于教育、关于生命与关于家庭伦理的影片。可能是拍摄的时代有些久远吧的原因吧。当我把此片介绍给学生的时候,学生的反应却并不热烈。当今学生的观赏趣味可能与几十年前已经大不相同了,喜欢节奏明快,情节简明的影片,而不太喜欢有冗长的情节与对白的电影。

 

然而,我觉得此电影对教学艺术的把握却是非常精准的。学生有时不喜欢学一样东西,并不一定是没有天赋特长,而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比如音乐的美妙,我们的学生常常就感受不到。真正学习音乐的人,从小就被要求念音符,大量枯燥的练习,弄到最后,美妙的音乐都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东西。

 

我这一生与音乐无缘,回想起来首先是因为生长在落后的农村,没有像样的音乐课与音乐老师。但是,我在专业音乐老师方面应该算是比较幸运的,那时意外下放了一个音乐专业出身的老师教我们小学的音乐,他的发音很准,很标准的美声唱法,一上来,就教我们学唱五线谱,在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看来,那些五线谱简直就是天书,就像蝌蚪一样,而且这个音乐老师还特别严格,每次让我们唱五线谱,要一个个过关,不能够过关的就要留下来饿饭。那时我记得能够过关几乎没有几个,我自然是不能过关的一个。因为不能唱出五线谱而留下来饿饭的时候就非常多,我那时讨厌的课中就是音乐课,而且我们这个班后来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的人一个也没有。自此之后,我对音乐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欣赏音乐。

 

现在想来,那是一个不错的音乐家,却是一个很差劲的音乐教师,一个好的音乐家,未必是一个好的音乐教师,音乐教育与音乐本身还是不一样的。那个老师一上来,就给我们教乐理,教五线谱,学会对着五线谱视唱,而且动辄是美声唱法,严重脱离了一个小学生的感受能力,他按照自己在音乐学院所学的音乐方式来教一群小学生,这怎么可能会有好的教学效果?那时如果能够遇到像Green Holland这样的音乐老师,情况可能会是另一番的样子。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班主任,音乐教师马修老师,其实也是一个极好的音乐教育家,虽然他可能只能够算是三流作曲家与音乐家。

 

一个好的音乐教师一定是能够透过纸上的音符让学生去感受到音乐的美妙的老师,而且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才会有真正的音乐教育。但是,在中国孩子自小学时起就学数学、语文与外语,对于音乐、美术与体育常常是忽视或者轻视的。而且在对这些学科的教学中,也是传统教育思想禁锢着。比如,我的小侄女是很喜欢跳舞唱歌的,三岁开始就喜欢跟着电视与电脑视频的舞蹈节奏学着跳,而且跳得挺有模有样的,这就是孩子的乐趣与天赋,但是,经过一次数月的舞蹈学校的专业舞蹈培训之后她就厌恶了。因为,连续数月的舞蹈学习,只学一个动作,反复那个动作,我跟舞蹈老师沟通说能否变点花样,让孩子感受到舞蹈的美妙,舞蹈老师一口拒绝了,说她们也是这样训练过来的,从小必须打好舞蹈的基本功,将来才会有真正好的舞姿。那个训练了数月的一个单调的动作,竟然被认作是基本功。但是,基本功还没有练完,孩子已经吵闹着不想学了。

 

中国人是特别相信基本功的,练武要练童子功,把一个指头练成钢筋一般,把一个手掌要锤炼成铁砂掌,架式花招常常很漂亮,但是,一过招,还是打不过西洋拳。人家西洋拳不但不练铁砂掌,而且对打的时候还要戴上厚厚的手套。

 

学美术的也常常是在练基本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让学生反复练素描,学生都还没有体会到美术的美妙,但是,这些枯燥乏味的训练已经让学生心生畏惧感。

 

学外语在中国也是这样,外语教学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真是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学了十几年的外语,听、说、读、写中,只有一点点阅读能力,而且这点点阅读能力还是为应付考试用的。真正把外语当成交流工具的几乎没有。上外语课就是语法分析,把一个外语当成了分析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工具在使用。

 

语文的学习本来也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学习过程,但是,一篇好好的课文却被意识形态与词语分析分割得支离破碎。作文本来就是人们用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所想要说的话,结果也被各种考试与竞赛弄成了必须遵守的教条。学了语文还是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课堂里要求学生大量背诵那些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古文章句,这些东西早已经因时代上太久远,语言太晦涩,远离了孩子的生活经验而变得非常陌生。有人说,让学生背诵这些东西,使得学生更愿意阅读,更愿意学习。这种一厢情愿的话,常常就是我们老师代替学生说出来的,在生活中,个别的学生喜欢背诵,可能是因为他的记忆力比较好,而且因为想获得老师的夸奖,而至于在这种背诵活动中能否获得真正的乐趣,那是值得怀疑的。

 

中国的教育,常常似乎就是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努力消灭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学什么厌恶什么,痛恨什么。人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真正让人感兴趣的东西,一定是完整地体现在人的生命中的东西。就像音乐中美妙的旋律,美术中奇特的韵味,文学作品中那种整体的艺术感受,常常是因为生命的直接感受,才让人感受那是美妙的。人们常常忘记了音乐是因为自然世界中客观存在了这些美妙的旋律,我们才创造了这些记录的音符。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交流思想情感,表情达意,我们才创造了语言。美国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中音乐教师Green Holland先生要求学生透过音符去感受音乐的美妙是完全符合人的生命在学习音乐时的特征的。

 

2013423日星期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