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刻板印象里,德国人就是严谨、遵守规则的代名词。即使到了半夜12点钟,道路上没有一辆车经过,德国人也会遵守交通规则,绝不闯红灯。我以前就在想,德国人对于孩子的教育,也一定是非常严谨、带有周密计划的。 这种想法直到去年才被打破。当时我认识了一位在德国留学的朋友,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的导师请他到家里吃饭。令他奇怪的是,导师的儿子(和他差不多大)明明在房间里,却没有出来。餐桌旁只有导师、师母和他三个人。 这个时候,门铃响了。等到导师开门,他才发现按门铃的人居然是来送外卖的。导师的儿子也没有出来拿,而是直接让送外卖的人上二楼给他。我的这位朋友说,之前他也和导师的儿子打过交道,感觉还是个不错的人,没想到在家里对于长辈这么不通情理。 他当时一直就在想这些事情,以至于导师在和他说课题上的一些情况时,他都没有听到。过了一会儿,导师的儿子吃完外卖,把东西收拾好,和导师师母打了一声招呼,直接出门去了。这位朋友实在忍不住了,等导师的儿子走后,就对导师说:“孩子就这么对待您,是不是不太好啊?” 导师的回答却是:“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我认为我和儿子的关系非常融洽。他愿意的时候就和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出去,不愿意的时候就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都是很正常的。” 在此之前,我也知道西方国家普遍人际界限比较明确,很少干涉或评论别人的想法和行为(相比之下,中国人的人际界限就相对模糊一些,尤其是父母对于孩子,干涉的行为是较多的)。但听到这个故事还是让我很吃惊,没想到德国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可以如此包容。 前不久,也是一位在国外留学的朋友跟我说。在西方国家,做父母的一个必备功课,就是在孩子成年以后,即便自己很想念他,也尽量不要去打扰他。让他对于所有的事情都能做出自己独立的选择。 相比于中国,德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可以说是“放养型”的。在德国的幼儿园里没有大小班之分,所有的孩子都混在一起。这样做的原因是,幼儿园不是给孩子教育知识的地方,孩子在这里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学会和其他人建立人际关系。而大部分中国幼儿园,孩子的任务则是在这里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全部学完。到了小学以后,再去学习其他额外的课程。 当然,在德国也有家长有类似的想法。有个家长就向老师反映:“我的孩子今年7岁了,在他5-6岁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了,可不可以请您额外多教他一些东西呢?”德国的老师对此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和其他同学保持同步。” 在中国,普遍的观点是应该让孩子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超过同龄的其他人,这样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但在德国,这种理念则完全相反:过早开发孩子智力,才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元凶。 孩子的大脑可塑性很强,提前开发孩子智力,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由于这些知识超出了孩子正常情况下这个年龄段所能理解的事物,孩子就必须非常努力,才能够掌握他们。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但是,孩子又很难摆脱这种痛苦。因为,让他们去学习这些额外的知识,基本上都是父母的意愿在起作用。这个时候的孩子,是不可能反抗父母的,从生物本能上说,孩子知道,这个时候反抗父母,让父母失望或生气,可能对自己的生存构成威胁。所以即使痛苦,孩子也必须压抑下来,不把情绪指向父母。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情绪指向学习和知识本身。 所以,在孩子有不满,却又不能向父母表达的时候,厌学就成了他们唯一可能的表达方式。越是厌学的孩子,家庭里的亲子关系也越差。父母如果不注意改善亲子关系,只要求孩子端正对学习的态度,通常是收效甚微的。 更重要的是,在提前开发孩子智力的情况下,孩子学习知识更多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而不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学习。在德国人的理念里,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比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现在无论任何一个学科,知识都相当琐碎和复杂,没有兴趣很容易半途而废,只有以兴趣为引导,才能取得最后的成果。 所以,德国的幼儿园并不教授文化知识,而以活动为主,让孩子了解社会。这包括:参观警察局消防局,学习如何报警,了解他们如何进行救助工作。同时要参观图书馆政府办公室,学习怎样借书还书,了解在图书馆应该保持安静,了解市长是干什么的等等。 在德国,孩子上小学前也有类似学前班的课程。但与中国学前班教授小学知识不同,德国的学前班主要针对心理发育或人际交往能力达不到小学要求,家庭又无法给予适当教育的孩子开设。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这些孩子学会在课堂上不能乱跑、乱动妨碍影响别人,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如果孩子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学前班会建议父母让孩子在幼儿园多留一年。 当然,这不代表德国父母对孩子就不直接进行教育,尤其是对于孩子品性的教育,父母还是很重视的,但他们的方法也和中国有所不同。 一个年纪稍大的德国男孩凭借武力抢了另一个小男孩的玩具,结果恰好被自己父亲看到了。大男孩的父亲对儿子说:“莱昂,赶快将玩具还给亚历山大,并向他道歉!”那个叫莱昂的男孩不依。父亲又说:“你如果不去道歉,我就只好代你去向亚历山大道歉了!”过了一会儿,这位父亲果然认真地将玩具交还给小男孩,并代儿子向他道了歉。 这其实就是父母在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品德。不过按照他们的理念,品德这种东西只能被感染,不能被教导。而要感染孩子,首先就要自己身体力行。如果父母自己没有做到,就去教育孩子,孩子表面上会答应,但内心里其实是不屑的。所以,德国的父母经常会把“对不起”、“请原谅”、“谢谢”这样的话语挂在嘴边,为的是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和他们平等相待。 德国人上大学的比例仅有20%,不如大学扩招之后的中国,但德国人不是不能上大学,而是没有必要。这种教育的理念是:只有真正对研究感兴趣、对知识充满渴望的人才应该进入大学深造。而德国的收入分配也比较平均,一个高中毕业学了一些技术的蓝领工人,并不会比本硕连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差多少,考虑到他们更早参加工作,更抵消了收入上的差距,让他们没有必要非上大学不可。这样,每个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现实需要,来选择自己的方向。 2001年德国的一所中学的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这道题满分为9分:一个富豪的办公桌上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等5个标签;但富豪每天身上只带一把钥匙,其他的4把钥匙锁在这个钥匙的抽屉里,请问富豪带的是哪一把钥匙?一学生没能答上一个字,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诚实,不懂就是不懂;他的同桌的答案是“富豪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结果仅得了1分。 而满分的答案,是“兴趣”。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龙舟 微信公众号:zhougongt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