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建成后,上面曾供奉神像。《津门杂记》中说,鼓楼上供奉着大仙,因为颇灵验,所以香火很盛,尤其是每个月的朔、望两天,更是热闹。唐尊恒有诗曰:“古楼高耸在城中,南北东西四路通。一月两回香火盛,此间供奉是仙翁。”来进香的不但有城中居民,更有四乡商农,他们从不空手,从乡下带来茶食果蔬,又从城里买回各样杂货、洋货,天长日久,城厢四街的商户均沾得利益,鼓楼一带成为繁华的商业区。 清末,鼓楼香火被取缔了。清宣统二年二月,因鼓楼是城厢中一处制高点,便于瞭望,南段巡警总局将消防队移驻其上,同时将鼓楼的香火取缔。四街商铺的顾客随之流失,仅仅一年的时间里,这些商铺迁的迁关的关,城厢商业日见萧条。宣统三年七月,天津老城厢的商户玉源斋、王有庆等32人给直隶全省警务公所上了一篇禀文,说“鼓楼进香,实有关于城厢四街之商业”,恳请巡警道宪体恤城厢商户的艰难,恢复鼓楼进香。但直隶全省警务公所以“烧香之举,最坏风俗,易滋事端”为由拒绝了。 民国初年,鼓楼拆而复建,鼓楼的香火又重新兴盛起来。冯文洵于1926年写成的《丙寅天津竹枝词》里有一首描写鼓楼进香:“辞岁迎年一夜熬,烧香早起好登高。鼓楼可览全城景,老幼扶持不惮劳。”后面有小注曰:“元旦日,老幼妇女多上鼓楼烧香。”《津门杂谈》的作者刘炎臣在1942年登上鼓楼时,看到鼓楼分上下两层,第一层供奉观音、关公、天后圣母、天仙圣母等诸神位,还有专人看守香火,第二层则驻有防火警察。每天都会有善男信女来鼓楼焚香叩拜,尤其是在大年初一、十五等节日的时候最为热闹。 新中国成立后鼓楼再度被拆掉,鼓楼烧香的旧俗才彻底消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