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剑说茶丨一款好茶具备的八大要素(详解版)

 品茗玩易揉太极 2016-06-07

喝我的茶,听我的故事


对爱茶人来说,对茶越热爱,对茶知识的渴求就越强烈。小韵整理了陈剑老师根据十几年做茶经验总结出的好茶八大要素,纯干货哦,值得收藏!

一、基因

普洱茶生长于云南澜沧江流域,属于典型的大叶种。按地域分为四个支系:

第一个支系为大理原始种。

形状干瘦,刚劲,略扎手。优点是多糖物质比较饱满,甜感好。缺点一是多酚物质少;二是香气比较弱;三是因其干瘦,不耐泡,容易枯竭。因此大理种的茶大多用来做拼配茶。


第二个支系为勐库大叶种。

这是一个产量大,且非常成熟的茶种。如大雪山茶,冰岛茶都属于勐库大叶种。因此,在云南茶中号称:“天下茶仓在云南,云南茶仓在勐库”。


第三个支系为勐海大叶种。

位于澜沧江下游西岸,很多名茶都源自于此。大家所熟知的,举世闻名的老班章就是来自勐海大叶种布朗山茶区的茶。


第四个支系为普洱(原思茅)大叶种。

历史上一个巧然的年代铸就了它现在的辉煌。明代早期的中原人(现在江苏、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到普洱做生意。因不适合喝当地口感较重的茶,于是,走马帮的人就把自己家乡的茶种带过去种。这样,中原茶种和当地茶种产生杂交,经过岁月沉淀后,呈现出的韵味既有中原茶的细腻和香气,又有云南茶的苍劲与醇厚。所以,普洱种的口感比较丰富,也是六大茶山中最令人痴迷的茶。
以上是普洱茶完整的基因脉络,可知,优良的茶种基因,是一款好茶最基本的要素。



二、经纬度

有句话说“全世界唯独有个普洱茶,生长在一个叫云南澜沧江流域的地方”。云南的澜沧江流域的普洱茶为什么有如此的刚劲和力量?这与它所在的经纬度密不可分。澜沧江发源青海,经西藏到云南,再到东南亚。

云南的澜沧江流域位于约东经100°,北纬25°。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平均气温15-22℃,最热月平均气温20-28℃,最冷月平均气温5-20℃;且降水充沛,年降水量1000-3000毫米。

而茶树喜光耐阴,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所以,云南的澜沧江流域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天时地利才能造就一款好茶,如西藏的冬虫夏草,长白山的人参。这都需要大自然的造化。因此,在这个经纬度上,在这条澜沧江上才能铸造出如此好的茶叶。


三、海拔

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所谓“山高”,不是高到离谱,几千海拔是不可能的。普洱茶生长最好的海拔在1250—1800米。这是因为:
在这个海拔范围,其温湿度适合茶这个物种的生长,它的雾气会抵抗紫外线对叶面的灼伤。在1250以上的海拔,所产生的云雾,能够隔绝紫外线对茶叶叶面的灼伤。如果海拔过低,紫外线照射强烈,茶叶下面就会释放茶蜡,这是对它生长的一种保护。就像我们人体的皮肤晒多了会黑一样,会形成黑色素抵挡对人体的伤害。茶树在自我生存的过程中也会在皮下产生一种叫“茶蜡”的物质,又名蜡胶,用这层蜡去抵抗太阳的侵害。但是茶蜡对人体不好,它会紊乱大肠杆菌。所以,海拔是非常关键的,1250-1800米,是普洱茶最适合生长的海拔范围。
茶树生长在高山多雾的环境中,可降低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含量,并提高茶叶中所含的茶氨酸等甘味物质的含量。
由于高山有葱郁的林木,茫茫的云海,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得以提高,茶树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易粗老,有利于提高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嫩度。

高山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这样不但土壤质地疏松,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茶树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齐全。从生长在这种土壤的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有效成分特别丰富,加工而成的茶叶,当然是香高味浓。



四、生物多样性

俗语称为“原生态”,术语称为“生物多样性并存”。为什么普洱茶需要生长在一个生物多样性比较完好的环境?因为茶树属于山茶科,山茶科的特点如下:
它不具备落叶形成自己的肥料,形成自我循环的链条。茶树不掉叶,因此,它无法形成自己的肥料。它需要旁边的枯木落叶形成有机肥料,支撑自我生长。
它不具备本身的能力去驱虫防虫。它需要借周围树木的防虫体系来保护自身的成长。比如樟木的香气等一系列的物质来形成一个保护层,不然它会被许多虫吃掉。
注:如果一株茶树在一个物种单一的地方,靠自己的能力,去抵挡阳光的暴晒,去防虫驱虫,去吸收地面的营养。那么,这种茶在口腔当中会很麻涩,汤感很薄,物质不丰富。反之,在生物多样性的树林中,一万棵树中只有一棵茶树的时候,茶树会生长得非常苍劲有力。



五、树龄

树龄也是构成好茶的一个要素。树龄大,树的根系就深,吸收地下的矿物质就多。这样,开花的几率提高,花粉之间的交叉传播几率增加,茶叶的内含物质就会更丰富。
树龄固然重要,但它不是评定一款普洱茶的唯一标准。还要看茶树生长的地方,以及生长的条件和海拔。
在好茶的八大要素排名中,树龄仅仅排名第五位。因此,不需要过于迷信茶树的树龄。例如,850年的茶树并不一定要比800年的要好。一款好茶要有一定的树龄,但不是说有一定的树龄就是好茶。


六、工艺

在普洱茶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普洱茶的制作工序。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就是一个“去掉、留下、变化”的过程。分为初制和精制。初制为: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理条、晒青等;精制为:拣茶、称茶、蒸茶、制饼、压制、包装等。
陈剑老师在2006年写了一篇《初制决定普洱茶品质》,初制的过程就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即去掉茶里面对我们身体不需要的物质,如多余的水分,茶蜡,茶碱,茶单宁等;留下对我们身体有益的物质,如茶多酚(儿茶素),茶多糖等。
精制的过程就是让茶叶内含物质深入交融的过程。例如,蒸茶这个环节:

蒸茶,表面上看来,就是把茶蒸软,压成各种形状。实质上,在温度中,茶叶中的物质会产生变化。如叶绿素产生茶黄素、茶红素,形成黄色的茶汤和红色的茶汤。茶汤的汤色与蒸茶的环节密不可分。
茶芽,茶叶,茶梗等,它们各自的内含物质都不一样。在蒸茶、制饼的过程中都释放出来,并在温度的作用下,在茶的表面产生交融。交融之后,当压完饼把石磨提起来的时候,交融后的物质又回到了茶芽,茶叶,茶梗中。它们各自释放的物质是单一的,但经交融之后返回的物质是丰富的。所以,存放毛茶,和存放蒸过、压过的茶,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也是近几十年,中国茶科所发现的问题:为什么饼茶、砖茶等蒸压过的茶会很好喝,而存放散茶不好喝?原因就在这里。



七、发酵

我们都知道,喝绿茶等其他的茶,是喝茶叶中的物质结构。喝普洱茶,是喝茶中发酵后的成果。一款好的老茶,它的新茶就必须具备很多后发酵的元素,而且它发酵的条件也至关重要。让普洱茶顺利发酵,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温度和湿度的比例。
在普洱茶发酵当中,温度和湿度,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温度,没有湿度,茶容易被烤干;只有湿度,没有温度,茶就容易发霉。因此,存储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的关系。
食物和空间的比例。
如果有1平方米的空间,茶的空间大概是0.7-0.75平方米。千万不要把存放的茶叶与墙壁和地面完全接触,这样会促使茶吸收房间里的味道,使茶变味。
不要有光线、光源。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光源是对菌种最大的伤害。不是所有细菌都是坏的,有的细菌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光源是对细菌最大的伤害。所以很多人把茶放在办公室,久了会很难喝,就是因为光源把所有的菌种都杀死掉了。虽然我们看到的还是那饼茶,其实里面就是枯叶,已经没有物质了。
不要通风,以免空气流通。

把喝的茶和不喝的茶分开,存放茶的空间不要经常打开。比如打开一次,仓库会很香,但若经常打开,就不香了。因为里面的空气被捣腾过了。若在密闭空间,发酵就稳当一些。
懂得这些原理之后,请爱护你的茶,为茶好好地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家。



八、冲泡

泡茶,简单地说,就是把叶子泡在水里面;中国还有一个更唯美的词——“沏茶”;更学术地说是“脱茶”,即用人的智慧,借水的能量,把茶里面的物质脱出来。脱茶,也叫渡茶,用水把茶里面的物质渡出来。

借水渡茶,在这个过程中有四大要素需注意:茶、器皿、水、实践(拿捏)。说到实践,陈剑老师建议:欢欢喜喜地泡,没泡好,重新再泡。多走弯路,你会看到更多的风景。




以上是陈剑老师根据茶山上的经验总结出的好茶的八大要素,希望能给大家的茶生活增添更多的知识能量,好学的伙伴们赶紧收藏哦!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