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市农园:菜园子应该怎样设计?

 窗户农场 2016-06-07


雨心工作室

雨心工作室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目的免费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农业,我们的宗旨是: 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


图片来源:刘悦来


“这个是包心菜,那个是苋菜,我爷爷家种过,我都认识,哈哈,没想到在公园里也有噶好看的菜园子”——园中一个小姑娘在向同伴炫耀

“很独特,也很有想法,以后可以经常带孩子们来认认蔬菜,现在的娃儿好多都不知道菜是咋长出来的”——花白胡子的老爷爷参观有感





人类驯化植物,起初目的是为了得到食物,后来才渐渐分化出适合人们观赏的物种,并大量用于现在的城市园林绿化中。曾几何时,我们的园林绿化品种和设计选择少病虫害、寿命长、姿态优美、挺拔中正、有文化,“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城市的快速建设,“配套”的园林绿化也要求“高大密厚多彩”一次性建成!园林绿化成了一劳永逸的一次性产品?那么她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能悦心神,能美环境,能保生态,若在此基底上增加些趣味性、多样性也未尝不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同学的田园实践,更是现代城里人的“田园梦”。将城市绿化和田园梦相结合,怀揣这一理想,我们和世纪公园一起进行了上海第一个城市公园中的可食地景(Edible Garden)实践,为都市绿地的多样性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


起源

将蔬菜瓜果农作物作为园林植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园林都用到过可食地景的技艺,而中国古代早已有皇家苑圃,种植果木与蔬菜,传统文化中也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推崇。



近几十年,欧美国家掀起一股可食地景的推广热潮: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带领孩子们在白宫南草坪专门辟出菜园种菜,在全美发起“大家动起来”(Let's Move)倡议,呼吁多吃蔬菜水果,配以体育锻炼来缓解美国人尤其是儿童的过度肥胖问题;英国伦敦开启首都种植计划(Capital Growth),提倡在地食物供给,在收获健康、环保成果以及经济收益之外,还加强了都市人之间的交流;英国的“份地花园”(Allotment Garden)则是政府引导的社区花园推广体系……



世纪公园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内最大的城市生态公园,其中的乡土田园区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缩影,起到了良好的科普、休闲作用。本次可食地景项目的初衷是一块面向周边社区青少年的科普基地,首期试点选址区内蒙特利尔园一块原种植马鞭草的L型地块及其周边廊架,用地200㎡,设计师在空间上按照菜蔬类、香草类、果灌类高低间隔并运用朴门(Permaculture)设计共生原理搭配设计。

项目于2014年10月份开始筹划,2015年初进行育种选苗栽培,5月首期向公众开放,一期实验之后又扩展到1000㎡左右,Pandscape泛境设计团队对其设计、实施、修正、发展、运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记录:?



设计总平面       PS:周边淡绿色地块后期也陆续开辟为可食地景

品种设计图


春季

第一阶段2月初播种,4月份呈现最佳状态,品种搭配90%按照设计进行。场地平整原因,首次种植采用大棚育苗移栽的方法,菜苗密度合适,色彩搭配和谐,病虫害较少,主要管理为定期浇灌、施有机肥。

春季品种分布图


开园现场实景(图片来源:世纪公园曹利明)


春季实景照片(图片来源:谢文婉)


夏季

夏季,蔬菜疯长,密度比较拥挤,高度遮挡视线,雨季来临导致病虫害加剧,但显而易见的是花园已经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样本:蜂蝶飞舞,怡然自得。主管大叔请假一个月导致部分蔬菜换季替换不及时,局部观赏效果不佳。周边草坪被陆续开辟用做露天育苗实验基地,节省投入。


夏季品种分布图(彩色为新替换品种,灰色为一直生长品种)




夏季实景照片(图片来源:谢文婉)


秋季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分享的季节。果实类蔬菜占比60%左右,是趣味性最强的季节,公园也组织了诸多采摘类科普活动。从景观效果而言,大批蔬菜收掉后清场整地补种冬季菜苗,高低不齐,景观效果不佳。


秋季品种分布图(彩色为新替换品种,灰色为一直生长品种)




秋季实景照片(图片来源:谢文婉)


冬季

冬季品种几乎全部替换为可露天越冬的蔬菜品种,种类较少且生长缓慢,观赏植物数量减少。冬季病虫害较少,只需定期除草、施肥、灌溉。

冬季品种分布图


冬季实景照片(图片来源:谢文婉)


活动

蔬菜花园作为公园的科普和亲子活动基地,自2015年6月以来已举办7次活动,分别针对不同节日主题,如母亲节、劳动节等。参与家庭多为10组(一大一小),大型活动可达30组,象征性收取一定费用。活动内容包括蔬菜知识、传统文化讲解,亲子采摘、绘画写生等。

图片来源:世纪公园官方微信平台


运营管理

该1000㎡可食地景蔬菜产量可观,足够供活动开展所需与留种,并能保证观赏效果。

要达到以上状态,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如下:

人工——农业技术人员一位,熟悉有机蔬菜种植的各方面知识;工人两个,进行日常灌溉、除草除虫、施  肥等工作,冬季只需一个工人

育苗——有可靠的种子来源,内部划分育苗地块

管理——定期浇水、施肥、采摘、移植、看护,5月1日-10月20日为病虫害高发期,人工除虫与生物制剂相结合

开放时间——上午7:00-10:30,下午13:00-16:30


总结

经以上研究,可食地景与一般城市绿化相比,由于大部分为种子种植,前期投入低,有一定的产出(收获的蔬果等),主要成本在于人员维护投入。公共绿地可食地景管理可调用绿化人员进行,但需专职人员看护(随着智慧园区的建设,该工作量可以减少);社区绿地内的可食地景,则可动员社区退休人员、亲子家庭进行认养种植、维护工作,聚人气,享收获,这每个人身边的园艺活动,是普通小区社区营造的最佳方式(刘悦来, 2015)。

从实施机制而言,公园绿地或其他公共绿地因其先天公共的属性,要求其内的可食地景要确保其开放的共享性。对于社区内绿地而言,由于产权属于全体业主,在绿化条例的范畴内不减少绿地即可自由运营。可经业委会决议,选取一定的区域进行。因为蔬菜瓜果也是绿地的一种类型。



可食地景不仅仅为人们提供新鲜安全的蔬菜,还丰富了城市绿地的种类,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传承,更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样本。我们可以和邻居一起在具有社区属性的公园种菜养花,孩子从小就能懂得“粒粒皆辛苦”的意义……一点一点改变,一点一点渗透,总有一天,高密度的“城市”不再是钢筋水泥、雾霾的代名词,而是诗情画意的田园,真正属于每一个人的田园。



后续观察研究进行中,敬请期待~~

附世纪公园可食地景位置引导图




作者:谢文婉  Pandscape泛境联合设计  景观设计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