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失语症发布者::ygzyzj 发布时间: :2014-07-22 16:36 浏览次数: :45 【摘要】目的 观察董氏奇穴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失语的疗效。方法临床71例中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董氏奇穴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针刺,4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4种语言能力得分均有明显提高( P <0.05 ),且治疗组的自发言语和复述2项分值提高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 %,对照组85.71 % ,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结论 董氏奇穴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失语较单纯体针疗法疗效更眀显。 【关健词】董氏奇穴;体针;中风;失语 失语症是进行理解和表达语言符号意义的功能丧失或言语困难,根据脑损害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运动和感觉性失语两类,中风是引起失语最常见的原因。董氏奇穴乃董景昌先生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是有别于十四正经的独特的针灸体系,具有特效的奇穴、特殊的针法、完善的理论和极强的临床实效性。笔者采用董氏奇穴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失语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以上标准的住院患者71例,均经CT或MRI确诊,病情稳定,意识清楚。71例患者,男45例,女26例;年龄35~75岁;脑梗死59例,脑出血12例。7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别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按照高素荣等制订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确诊为失语症者。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均为首次发病;年龄35~75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病前言语正常,智力正常,无精神疾病史;右手利;意识清楚,病情基本稳定,定向力基本完整。 1.4排除标准 合并有意识障碍者;严重的听力和视力障碍者;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恐惧针灸治疗或有晕针现象者;未能坚持治疗,各项数据指标资料不全者。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改善脑循环和脑代谢等药物治疗,并依据病情给予相应对症处理,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分别予以降压、降糖、降脂等药物使血压、血糖、血脂保持正常水平,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针刺治疗。 2组患者均每日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2天,再继续下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2.2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检验。 3疗效观察 治疗前后均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的记分标准,记录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4项言语的得分,按以下标准依次评定疗效。 3.1疗效评价标准 按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法评定进步程度。恢复:治疗后得分达总分的90%以上。显效:治疗前总分达50%以上,治疗后有10%以上进步;治疗前总分在50%以下,治疗后有20%以上进步。有效:总分有进步,但未达以上两项成绩,且至少言语功能有1项有1级以上进步无效:治疗后总分无明显变化,各方面言语功能均无显著改变。 3.2观察结果 3.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 3.2.2 2组患者4种语言能力得分比较:经治疗后2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分值均显著提高( P <0.05 ),治疗组的自发言语和复述2项分值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4讨论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疾病。《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故称之为中风。中医古籍对中风失语的词语描述有“舌强”“舌暗”“语涩”“暗痱”“风懿”“风暗”等,如《千金要方》: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其发病机制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主要是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与火,蒙蔽清窍,为本虚标实之证。 董氏奇穴乃董公景昌之家传绝学,其穴位位置大多与十四正经不同,但有部分与十四正经相同,而其命名与主治却有不同,董氏将其加以发挥和灵活运用。肩中穴位于肩髃穴下二寸半,董氏奇穴用于主治半身不遂、舌强难言(中风失语)。商丘,脾经经穴属金,《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中藏经》:“心脾中风,则舌强不能言,盖脾脉络胃夹咽,连舌体,散舌下,二脏受风,则舌体强硬而不语也。”商,五音之一,金声。《会元针灸学》:商者肺音也,丘者土丘也,土丘有宝土聚而生金之象。《针灸大成》主治:舌本强痛。正会,即督脉之百会,其经脉走行正如《素问·骨空论》云:“督脉,……上额交巅上,人络脑……上贯心人喉。”其主治病症《针灸大成》:“主头风中风,言语蹇涩,口噤不开,偏风半身不遂……百病皆治。”《千金方》:“中风失瘖,不能言语,缓纵不随,先灸天窗五十壮,息火仍移灸百会五十壮毕,还灸天窗五十壮……”《玉龙歌》: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灾危。其现代研究证实百会能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减少脑损伤所致的记忆减退,该作用和对抗自由基损伤、增强海马区神经细胞原癌基因(c-fos)表达有关。前会与后会即督脉之前顶与后顶,二者和正会穴以倒马针并用,增强疗效。中九里与胆经风市穴位置相符,风市,亦即风气聚集之处,故善治中风偏枯,祛风要穴。灵骨、大白二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经多气多血,灵骨调气补气温阳作用极强,且有活脑部血气之功,与大白倒马针治疗效果更佳。廉泉,《甲乙经》:“舌下肿,难以言,舌纵涎出,廉泉主之”。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系舌本,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通里配照海为治疗中风失语的远端取穴。运用董氏奇穴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失语疗效确切,较之常规取穴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