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离焦虑分离焦虑的危害分离焦虑在宝宝不同年龄段的表现
0-3个月的宝宝
处于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身体舒服,就不会产生分离焦虑。 3-6个月的宝宝 处于有差别的依恋发展阶段,他可以区分熟人和生人,并对不熟悉的面孔有所拒绝,但对那些似曾相识的熟人他都接受,只要与幼儿园老师熟习几天,他就会很快就把她纳入熟人圈内,爸妈走了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分离焦虑。 6-24个月的宝宝 处于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并在24个月到达高峰,即宝贝在熟人圈里开始寻找跟自己关系最近的人,并对他产生强烈的依恋,此年龄段的宝贝对陌生的幼儿园老师非常排斥,他的分离焦虑最厉害。 24-36个月的宝宝 宝贝开始有能力把依恋对象伙伴化,能够容忍与妈咪暂时的分离,如果告诉他,他能明白妈咪走了还会回来。但焦虑情绪仍比较严重。 36个月以后的宝宝 宝贝对分离现象的正确判断和适应能力都有所增强,他们上幼儿园的分离之"痛"要轻一些。 更多分离焦虑在宝宝不同年龄段的表现>> 影响宝宝分离焦虑的因素
1、对儿童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儿童依赖性增强。
在生活中对儿童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孩子的独立性变差,生活技能缺失,自理能力差,一旦要走出家门离开父母亲人,便不知如何应对,这是产生儿童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 2、朋友多的孩子,分离焦虑较轻。 在大家庭长大的宝宝,日常接触的人多,容易产生对别人的信任,依恋的对象广泛,分离焦虑较轻。反之,在小家庭长大的孩子,如果亲友走动少,每天只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外界接触少,容易认生,对爸爸妈妈往往产生强烈的依恋。 3、性格开朗的孩子,分离焦虑轻。 平时活泼开朗、乐呵呵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分手时,也不免大哭几声,但很快就会适应;性格内向、独立性较差的孩子,一般焦虑较严重,注意力难以分散,焦虑持续时间较长。 4、照料人的改变,会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 新照料人和宝宝关系亲密,孩子容易适应分离。如果宝宝是在宝宝妈妈爷爷奶奶的共同照料下成长,妈妈上班后,宝贝由爷爷奶奶共同照料,孩子很容易适应。如果宝宝一直是爸爸妈妈自己带,妈妈上班了,将宝宝托付给陌生人(如保姆)照料,孩子往往容易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 更多影响宝宝分离焦虑的因素>> 家长对待宝宝分离焦虑的办法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积极的引导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4、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5、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 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更多家长对待宝宝分离焦虑的办法>> 防治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办法
1、扩大孩子的接触面
从小要让孩子习惯多人养育,不要让孩子依赖一个养育者,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要让孩子拥有多个一起玩的小伙伴。要培养孩子与陌生人打招呼的习惯,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胆小、怕生、怕人多等。 2、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从小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洗手、自己大小便等等。妈妈要注意避免事事包办、处处代劳,不要让孩子养成对母亲过分依赖,否则孩子一旦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就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3、培养孩子的合群能力 当小朋友来家里玩时,爸爸妈妈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把玩具拿出来和其他孩子分享,以培养孩子合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样孩子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时,就能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减少或避免分离焦虑的发生。 4、做好入托前的准备工作 在孩子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之前,爸爸妈妈应经常给孩子讲托儿所或幼儿园的生活。告诉孩子那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做游戏非常开心。也可以提前带孩子到托儿所或幼儿园参观,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不是到了入园时生硬地把孩子推进托儿所或幼儿园,自己一走了之。 在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头几天中,爸妈可以陪同孩子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里玩玩,随着孩子与陌生的小朋友和老师熟悉、亲近起来之后,爸妈可以逐渐减少陪伴的时间,直到最后完全放手,切莫操之过急,以免加重焦虑发作。严重的焦虑症宝宝要立即请儿童心理医师进行系统脱敏治疗。 5、ces疗法 对于焦虑症,CES(国内叫安思定)是经多个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美国FDA、中国药监局、欧洲CE认证)审核或认证,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疗效、质量稳定的医疗器械。并且可以取代药物,一种没有副作用的安全有效的疗法。 6、药物治疗 对于个别有严重焦虑症状,影响到饮食和睡眠并且躯体症状明显的宝宝,可以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较好,副作用较少,但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儿童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7、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如果父母本身有焦虑倾向,就要认识到自己个个性弱点对宝宝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家庭中传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爸妈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焦虑,对宝宝表现得耐心、冷静是很重要的。 更多防治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