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战国时期龙凤形玉佩的显著特征(大波S龙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1234qinr 2016-06-09


论战国时期龙凤形玉佩的显著特征

 

在工艺方面,战国时期铁器在玉器加工中得到广泛使用,春秋时期玉器中几乎不见的镂空技艺,在战国玉器上大放异彩,为龙凤形玉器应运而生攻破了技术难题;在器型方面,由于礼仪用玉的进一步减少,方形、圆形等几何形器型也逐渐少见,而大量涌现S形的龙凤玉佩,这种玉佩形式多样,有的单龙腾飞,有的双龙戏游,有的群龙相盘,有的龙腾虎跃,特别是龙凤合欢,将龙凤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件战国龙形玉佩(图1),镂空透雕,有廓;双龙身弯曲,体相连,各自弯颈回首,呈“S”形;龙角有歧枝,椭圆形眼,颈部似有一撮分叉的鬃毛与身躯相连。陕西咸阳正阳乡秦都咸阳城遗址出土的战国龙凤纹玉佩(图2),镂空透雕,连体扁平呈“S”状;龙张口卷鼻,头上有角,挺胸,一腿前伸,肩上三层羽翼;凤圆眼尖钩噱,头上有冠,肩部琢三层羽翼;龙下唇、肩部、背部和凤钩噱、肩部各钻一小孔。

图1

图2

 

出土及馆藏战国龙凤形玉佩欣赏

 

出土战国龙凤形玉佩欣赏

 

出土战国双龙形玉佩欣赏


出土战国龙形玉佩欣赏-战国早期



出土战国龙形玉佩欣赏-战国中期


出土战国龙形玉佩欣赏-战国晚期


出土战国龙形玉佩欣赏-未知具体阶段





中国国家博物馆战国龙形玉佩典藏欣赏

夔龙形佩-战国-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双龙形玉佩-战国-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云纹龙形玉佩-战国-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

 

台北故宫博物院战国龙形玉佩典藏欣赏

 

 

参考材料:孙长初编著《实用古玉收藏200问》、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

编辑整理:孙伟

看完请发朋友圈,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