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王君聊课(33):选择和学生艰难地对话(之二)

 江山携手 2016-06-09

选择和学生艰难地对话(二)

 

       常常都在纠结中:作为一个还算有教学追求的老师,当我把对文本的思想内容的解读当作教学的主要任务,把课堂的深刻或者深度当成为课堂教学的目标的时候,往往就会忽略文本中“如何传达信息的信息”。因为语言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成为了弱势,于是导致学生的语言变得越来越贫弱,甚至越来越干瘪和八股,他们对语言的温度、色彩、节奏、韵律麻木甚至完全无感。

       于是我经常反思:告诉学生文本表达了什么固然重要,但作为语文老师,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表达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表达。除了关注文本承载的隐含的意义,更有价值的乃是开启学生的言语智慧:以语言的咬文嚼字为手段,让他们在文本探究中磨砺和形成语言敏感。

       语言的训练应该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工具性和人文性其实是不能分开的。或者说,没有经过“工具”性而直接进入“人文”的学习不是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还曾经和老师们探讨过这样的问题:学生语文考试的阅读分数来自于什么地方?除了集中的阅读习题训练,我以为,最底层的能力和根本的训练还是来自于高质量的课堂对话。有效高效的课堂对话其实就是有效高效的阅读训练,而且是无形的训练。

        经典文本的资源异常丰富。弱水三千,我们只能取一瓢饮。这一“瓢”,一定是优秀文字的载体。一定是看起来寻常,但深究起来奥妙无穷让人感觉豁然洞开的“山”之小口。杰出作者的写作往往是不自觉的,但是,我们要做自觉的读者。

        就语文课而言,咬文嚼字的深度和灵活度,其实就是课堂的高度。

        近期着力钻研的是名篇《最后一课》。作为爱国主义的经典篇目,教什么怎么教都是难题。最后确定的是两个点:第三自然段的两个分号和最后的高潮片段。问题和遗憾都还很多,但在努力用咬文嚼字的手段解决文本理解的问题上还算是做了一些努力。总体感觉这课上得是比较实在的。

下面呈现的是几个主要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

师:第三自然段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段落,值得我们一标一点一字一词地去品。请朗读。

生读

师:今天我们用关注标点法来解读这段文字。这段文字有两个相同的标点符号值得咀嚼。是……

生:两个分号。

师:分号的一般作用是──

生:表示并列。

师:对。该并列的才能够并列。我们先看第一个分号。它的前边是──读──

生读: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师:仅仅十一个字,但大有文章。什么鸟?

生:画眉。

师:这个鸟和乌鸦一样吗?

生:乌鸦不吉祥。画眉是美丽的鸟可爱的鸟幸福的鸟。

师:哈哈!画眉确实是已经被附着上了文化内涵的鸟。画眉在干啥?

生:唱歌。

师:可以换成“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叫”吗?

生:不行。“唱歌”很快乐,声音很嘹亮,很美。“叫”就太一般了。乌鸦叫还可以。

师:有道理。画眉怎么唱歌?

生:宛转地唱。

师:可以换成“大声地唱歌”吗?

生:不好。“大声”给人声竭力嘶的感觉,很吵闹,“宛转”有轻柔美妙的感觉,声音很动听。宛转唱歌的鸟很幸福。

师:你的语言感觉真是一流!画眉在什么地方唱?

生:树林边唱。

师:可以换成“在树林里”唱吗?

生:不好。“在树林边唱”写出画眉很大胆,跟人的距离很近。“在树林里唱”就看不见画眉鸟了。我感觉画眉和人很亲近。

师:好!大家再读这个句子。想一想,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才恰当呢?

(多位学生分别读: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师:这是小弗朗士眼前的景色。通过这十一个字,你感受到世界在小弗朗士眼前是什么样的呢?尝试用形容词来描绘。

生:是和平的。

生:是愉快的。

生:是生机盎然的。

生:是安全的。

生:是和谐的。

师:对。这就是一个小男孩儿眼中的世界。我们再看分号后面的文字。读──

生读: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师:请用我们自己的眼光来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外国侵略者已经完全控制了这个地方。

师:如果是你,你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你的心情会如何?

生:难过。

生:愤慨。

生:悲伤。

生:沮丧。

师:可是,这两个场景之间,作者却用了一个表达并列关系的……

生:分号。

师:而且在后文中,作者还这样描述了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比分词用法有趣得多的,就是──

生:这些场景。

师:“这些场景”是哪些场景?

生:画眉唱歌和普鲁士兵操练。

师:是啊,在儿童小弗朗士的心中,这些都是一样有趣的场景,是可以并列的。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弗朗士啊?

生:天真,不谙世事。

生:贪玩,淘气,对国家大事根本没有感觉。

生:他太小了,很幼稚,完全不觉悟。

生:他无忧无虑。

师:是,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小弗朗士的性格起点。

师:我们再看第二个分号。请读。

生读: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师:这个分号也有奥妙呢。谁说说……

生:最开始小弗朗士是想逃学的。可是他一边想逃学,一边还是有正确的选择,看来小弗朗士还是懂得是非的。

生:从“管住自己”和“急忙”我感受到小弗朗士对学校并不是完全排斥的。他虽然很怕韩麦尔先生,也不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但他还是有些懂事的。他内心深处还是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的。

师:你喜欢这个形象吗?

生:我觉得很真实,很丰富,很可爱,就像我们自己一样。

师:哦,这就是我们的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的“初始形象”:无忧无虑天真幼稚贪玩,但淘气却不顽劣。这是他改变的起点其实也潜藏着改变的原因──他可不是一个坏孩子哟!

……

 

 

 

[教学片段二]

 

师:这是《最后一课》中的高潮,也是最感人最经典的段落。请大家朗读。

(生读)

师:都说这段文字感人肺腑。它为什么感人?我希望大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走进这段文字。这段文字表面上看很简单,一个难以理解的词语都没有。它靠什么来感动我们呢?老师备课的时候,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我对自己提了很多问题。现在我把这些问题给大家,你们能帮助老师回答吗?

 

[投影展示问题]

 

·       忽然可以省掉吗?祈祷的钟声也响了中的可以省掉吗?

·       脸色惨白可以放在“站起来”之前吗?类似的句子在这个部分中还有,你能找出来吗?

·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要称呼“我的朋友们啊”,而不是最开初的称呼“我的孩子们啊”?

·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第二个可以去掉吗?

·       粉笔写字并不需要太多的力量,他为何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       这个结尾和其他的爱国故事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       ……

 

 

 

师:请轻轻地读,认真地思考,选择其中你有感觉的问题来和我们探讨。

(生品读,独立思考,小声讨论)

生:“忽然”不能删去,因为它写出了听课者的专心致志,教堂的钟响得很突然。

生:“忽然”很有表现力,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我似乎看到最后一课上的所有人都被这钟声深深地打击了。因为要下课了,这珍贵的一课要结束了。

生:我从“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的“也”字中读到了失望,还有痛苦。在故事中,教堂的钟声和祈祷的钟声都是不受欢迎的,大家都希望他们永远不响起。

生:“忽然”表现出时间的迅疾,大家都多么希望最后一课永远不要结束啊。“忽然”还表达出了心灵的痛苦──最不愿意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啊!

师:这个“忽然”,这个“也”,写的是一个历史的瞬间,是亡国之民向一段历史惨痛告别的伤痛啊。它们好像是副词,其实表达的是情怀啊……

 

生:我想谈谈“朋友们”和“孩子们”。在最后的时刻,韩麦尔先生称呼听课者从最开始的“我的孩子们”变为了“我的朋友们”,显然他此时此刻说的对象是所有的听课者而不是平常的学生了。

生:“孩子们”是上对下,而“朋友们”则显得很平等。

生:他一往深情地把所有人都称呼为“朋友们”,是为了表达关系的亲密。

师:为什么要表现亲密呢?“朋友们”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呢?

生:我们永远不要分开,我们要团结起来,永远亲密无间。

……

 

生:我反复读“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我觉得用两个“他”比用一个“他”更有表现力。这是在强调和突出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师:不省略主语,让两个短句独立起来,每一个短句中的形象都更完整饱满是吗?

生:我感觉用两个“他”就像两个画面,两幅照片,韩麦尔先生的一举一动都在小弗朗士的眼中定格。他看得那么专注认真。

师:是啊,这是两个大大的特写,来读一读,同学们,感受一下这两个“他”。

(生读)

师:用两个“他”,好像语言表达的节奏就变慢了,感情的表达就更饱满了。文字写的对象是韩麦尔先生,但其实我们更能感受到小弗朗士的心理,在他的眼中,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读──

生:从来没有那么高大。

师:“高大”的韩麦尔先生居然是脸色惨白的。谁能说说关于“脸色惨白”的位置问题。

生:“脸色惨白”放在“站起来”的后边,就是想要突出韩麦尔先生的伟大。

师:“脸色惨白”还“伟大”?这不符合逻辑。为什么伟大?你一步就提出了结论,我们看不出你思维的过程啊。

(生沉默)

师:在什么状态下人会脸色惨白?

生:身体很虚弱。

生:心情很痛苦。

师:韩麦尔先生属于哪一种?

生:心情很痛苦。

师:这个问题很重要,他不仅“脸色惨白”,而且写两个字需要──

生:使出全身的力量。

师:他甚至都不能正常地站立了,而需要──

生:头靠着墙壁。

师:为什么要靠着墙壁?

生:他全身没有力量了,需要用墙壁支撑身体,帮助他站立。

师:最后的时刻,他只有力量做一个手势了,只留下了一句话,读──

生:散学了,──你们走吧。

师:注意,不是叹号,只是一个句号。再读──,想想应该怎么读?

生:要读得特别疲惫,特别无力。

生读:散学了,──你们走吧。

师:韩麦尔先生是如此疲惫无力的形象啊,这个形象伟大吗?

(生沉默)

师:同学们的发言使我想到了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我们熟悉他的就义诗──我自横刀向天笑──

生:去留肝胆两昆仑!

师:这是何等的豪迈雄壮,何等的惊天地泣鬼神。这和“散学了,──你们走吧”似乎有天壤之别。让我们想象,谭嗣同就义时,他会脸色苍白吗?

生:不会!

师:他会头靠着墙壁吗?

生:不会!

师:他会“我──我──”地哽住说不下去吗?

生:不会!

师:他面对死亡的形象一定和他的诗词一样的挺拔坚毅。所以,我们说他是英雄。可是,韩麦尔先生是英雄吗?小弗朗士是英雄吗?

生:也是!

师:真是吗?也许下课后他会在德国人的刺刀下教授德语。他是英雄吗?

(生沉默)

师:小弗朗士们会在德国人的刺刀下开始学习德语。他是英雄吗?

(生沉默)

师:同学们,你们的沉默就是你们的收获。因为这预示着你们将从另外的角度开始思考英雄的含义思考生活和思考生命、思考爱国。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点儿资料,请打开电脑进入wiki 学习平台“青春之语文”的《最后一课》学习页面,认真浏览。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形象和韩麦尔先生有些什么不一样?先留言,再准备发言。

(生进入学习平台,阅读,打字留言。Wiki上的内容为国内外许多爱国英雄人物的“最后一刻”)

师:时间到。请合上电脑。请发言。

生:《最后一课》讲的是平民百姓,面对做亡国奴的命运,他们有些束手无策,无奈。而wiki上的是英雄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来换希望。

生:相同点是都有高贵的爱国精神。不同点是《最后一课》说的是一群普通百姓没有办法像那些军人一样,带着尊严与对国家的爱战死在沙场上。他们只能屈服??

生:相同点是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尊严不愿屈服。不同点是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大多为军人,用自己的躯体和鲜血去捍卫国土和荣誉。而《最后一课》中的角色为普通百姓,他没有能力去用自己的鲜血生命换取民族大义,只能带着无奈叹息。

生:最大的不同点是在《最后一课》中,人们无可奈何不想屈服,但身不由己。他们用顽强的保全自己的语言的方式来反抗,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抵抗。

生:相同点是爱国之心。不同点是材料中战士们宁死不屈,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卫祖国。而《最后一课》中的人们是在百般无奈下,没有反抗余地的情况下屈服,但是,那颗爱国的心仍在!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读过太多太多让我们热血奔涌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故事,这些英雄人物影响了历史的进程甚至改变了历史,他们的名字在历史的丰碑上熠熠生辉,他们是一个国家的筋骨和脊梁,他们是国之“王者”!

(师板书,写巨大的“国”字,只差一点)

师:但是,还有另外一种人物,他们只是草根,他们没有太大的力量,甚至全无力量,他们自己也彼此用“可怜”来互相称呼。但是,他们也爱国,虽然爱得无奈,爱得无力,爱得沧桑。这是底层老百姓的爱。也许这样的爱无法青史留名,也影响不了,更不可能改变历史,但这样的爱,乃是一个国家的地火。它虽然微弱,但是却倔强蓬勃。它是一个民族隐形的筋骨和脊梁。就比如“国”字中的一点──

(师板书,为黑板上的“国”字添点,在“点”中写上“韩麦尔、小弗朗士……”)

师:大背景大事件,小人物“小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战争,没有血雨腥风,没有丰功伟业,没有力挽乾坤……只有无奈、承受、痛苦………无声的反抗,默默的挣扎,这是小人物的爱国故事。这也是都德的《最后一课》在无数爱国主义作品中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这是最真实的平民之爱。让我们读出这呻吟着的爱,去理解平民之爱吧!

(生朗读高潮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