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丨欢度端午,忆楚国建筑

 阿兰88 2016-06-10

【编者按】端午节让人首先想到的是吃粽子,然后想到屈原,然后想到了楚国。楚国有独特的楚文化和楚建筑,似乎已经被淡忘很久了。其实,

如果不是刘邦更奸诈些,或者项羽更鲁莽些,我们大家都应该属于楚人而不是汉人,我们的文化中将会有更多的楚文化的元素﹍﹍。




楚国的建筑形式和居住习俗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主要建筑原型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宫、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

台:单层土台,又称“坛”。

层台:重台。

榭:在台上修筑的屋顶、明柱和围栏。

轩:附属于宫室建筑的走廊。

层轩:台式建筑的上、下和多层建筑的每一层均有走廊。

阙:是宫寝门道两旁的高台建筑,供瞭望之用。

楚院落建筑

★高台巍峨

楚国高台建筑,最能集中体现楚建筑的特点和工艺水平,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据有重要地位。

历代楚王,多好筑台。其中,最著名的是章华台。《渚宫旧事》载:“初,(成)王登台临后宫,宫人皆仰视。”李白亦有诗云:“屈平辞赋垂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可见楚宫室建筑巍然峻高,傲岸挺拔,体现了楚人强烈向上的生命活力。

楚国高台形制形成的原因,与其夏季炎热,雨量充沛,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地下水位高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楚国高台建筑是后代高楼建筑的先河,对秦汉以后的高楼建筑有着重要影响。武汉地区宋代建筑的琴台、禹稷行宫、明代创建的晴川阁便是实例。

楚高台建筑

★干栏式建筑别有风情

干栏式建筑是楚国著名的建筑样式,其特点为一楼架空,二楼居住,以竹木结构为主。

干栏式建筑,在楚国比较多见,如《招魂》“坐堂扶栏,临曲池些。”因为楚地水系发达,楚国出现高台建筑与水上干栏的混合型建筑。

楚国干栏式建筑是楚国民间的主要建筑形式,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干栏式建筑在我国南方的土家族、苗族中至今仍然沿用。

干栏式建筑

★喜用木材

在建筑用材上,楚人喜用木材。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恰恰与楚国人的文化性格相切合,加之楚国境内木材资源丰富,因此木材成为楚地建筑的首选材料。

★崇尚“天人合一”

楚国建筑特别重视人与自然融合相亲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贯穿楚建筑的设计、建造、装饰中。

以楚楼阁为例,楼阁相当开敞,楼内外空间流通渗透,追求与自然的亲近;造型上运用水平方向的层层屋檐,环绕各层的走廊栏杆,极力削弱体型上的竖高感觉,使之时时回顾大地,仿佛对大地有着无比的眷恋;屋面、屋脊、装饰局部的曲线运用避免了造型的僵硬冷峻,优美地镶嵌在大自然中,仿佛自己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天人合一”建筑观是楚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楚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楚园林建筑

★色彩尚红、尚黑

楚国建筑多用红、黑色。

楚人钟爱红色,源于楚人的远古图腾观念和祖先崇拜意识。红为火的颜色,象征南方,系生命之色。而黑色则是指北方,红黑二色有阴阳调和之意。

在楚建筑装饰中,以红、黑色的强烈对比为主题基调,在此基调上再敷陈五彩,艳丽、缤纷、斑斓,心灵的震慑与感官的享受奇特地融为一体。

楚国典型的红、黑装饰色

★个性飞扬

楚国建筑装饰纵横恣肆,个性张扬,如鹿角立鹤造型、人首蛇身造型、等等, 莫不表现出一种自由、张扬的艺术魅力,赏心悦目。

风格独特的镇墓兽

造型怪异的鹿角立鹤

荆楚建筑的人文精神内涵为“大气、兼容、张扬、机敏”,美学意境为“庄重与浪漫、恢弘与灵秀、绚丽与沉静、自然与精美”,“荆楚派”建筑六大风格

1、高台基

湖北是“千湖之省”、多雨潮湿的气候造成

2、深出檐

荆楚之地夏热冬冷,多为遮阳挡雨的建筑形式

湖北东西南北交融,各种建筑都对湖北有影响

3、美山墙

4、巧构造

湖北人面对复杂建筑构造,不拘于规范,灵活应变

5、精装饰

建筑内外部装修是楚人喜好华丽、享受生活的体现

6、红黄黑

楚人的远古图腾观念、祖先崇拜意识,及尚赤、尚黑和崇鸣凤习俗的体现

荆楚风格是“庄重文雅中蕴含潇洒浪漫,既有山水素色中的浓艳,又有平铺直叙中的伟岸,还有奇正相辅中的和谐”。


(来源:建筑鉴赏  悲催的工地佬悲催的工地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