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罗锅的书法,典型"墨猪"风貌。

 雅荷淡香 2016-06-11
 


 


 刘墉的书法,貌丰骨劲,笔短意长,墨浓势厚,具有雍容端庄的风骨,并且结体严谨、墨色浓重而沉郁、富有"静"趣的艺术风格,典型"墨猪"风貌。

 


书体玉润丰圆,章法规整疏朗,墨色深厚浓重,笔划粗细随意,结体严谨而又舒展,既符合古法而又有新意,书风学智永乃至魏晋而又有创新,不愧为刘氏草书佳作。刘墉书法的结体严谨而又舒展,绝少连带飘动、流畅华美的形态,而是每个字自成回合,劲气内敛,且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处理恰到好处,最后达到以稚拙求生动,以端严求变化的高水平。


刘墉的书法,如按时代划分,还有早、中、晚年的变化:


早年,约20岁左右,书法学赵孟頫、董其昌,笔法稚嫩妍美,正如徐珂《清稗类钞》所云:“文清(刘墉)书法……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如美女簪花”。《艺舟双楫》说:“文清少习香光”。代表作有刘墉《行书扇面》,此书纸本,款“庚申六月三日,天香深处书。刘墉。”“庚申”为1740年,时刘墉22岁,书风学赵、董而又有自己的特色。



     中年,约30岁以后,书学苏东坡、颜真卿、钟繇等,笔法雄深雅健,骨肉相兼,气苍韵遒,独具一格。故《艺舟双楫》、《清稗类钞》说他“壮迁坡老”(苏东坡),“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炫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代表作有故宫藏刘墉57岁(1775年)作《送蔡明远叙》轴。



晚年,约70岁以后,书法北朝碑版,正如《书林藻鉴》引《艺舟双楫》所云:“文清(刘墉)……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学识,超然尘外。”又说“盖山东多北魏碑,能见六朝真相,此诸城(刘墉)之所以或过华亭者”。代表作品有作于1797年刘墉79岁时的《行书轴》。此书纸本,墨迹,款署“嘉庆丁巳二月,刘墉”。钤“御赐海岱高门第”、“刘墉印信”等印,该书体丰肥骨劲,结体严谨而又舒展,为刘墉79岁时精作。


 

 

 

来源/老连环画   编辑/枫叶

雅荷淡香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