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投资品的投资收益

 晚上点灯 2016-06-11


  JCMorgan Notes:区分自己的收益所得,便于确定自己研究关注的方向和重点。

 

                                浅谈投资品的投资收益

 

  投资和投机的收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金流,也叫利息,另一种是资本利得,或者叫增值。通过现金流收入获得收益的理财品种主要有银行的定期存款等,它一般不具备增值能力,只有利息收入;通过增值而实现收益的理财品种主要有艺术收藏品、贵金属、期货、零息债券和绝大多数的金融衍生品等;同时具备现金流收入和资本增值收益的理财品种有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

 

  著名的投资家卡拉曼在他的经典著作《安全边际》一书里用现金流的方法界定了投资品和投机品,他是这样表述的——投资品和投机品一样可以买卖,两者通常都有价格的波动,因而似乎可以产生投资收益。但是,它们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投资品会为持有人带来现金流,投机品则不会,投机品持有人的回报完全取决于扑朔迷离的买卖市场。如果按照卡拉曼的标准来看,那么只有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少数品种是属于投资品,而其它绝大多数的理财产品,比如艺术藏品、黄金等等都是是投机品。

 

  对于那些只取决于扑朔迷离的价格变化而取得收益投机品,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有些太过艰难,所以还是谈谈投资品的投资理念。

 

  房地产

 

  富爸爸也有一句和卡拉曼异曲同工的话,是这样说的:“聪明的投资者知道事实和观点的区别。一般来说,为获得资本利得而投资的人是在投资观点,为现金流而投资的人是在投资事实。”这句话投射了他的投资风格,更注重现金流收益而非资本增值。他始终坚定地认为现金流是金钱世界里最重要的词语,并把它作为界定资产和负债首要也是唯一的标准,他所定义的资产是指那些能够能投资者带来现金流净流入的事物,而负债则是能够使你产生现金净流出的事物。股票和债券之所以是资产,是因为它们存在着股息和利息的现金流收益,而非它们的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房地产之所以是资产,并不是看它是否升值,而是看它在扣除各项费用后所带来的租金收益为正数。

 

  为什么他会对投资收益如此的厚此薄彼呢?主要是因为他更喜欢也更擅长投资房地产的缘故。正如他所言,为资本利得而投资是在投资观点,因为这种资本利得并不能一定得到保证,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它可能会实现,也可能不会实现,这其中存在着诸多因素,有政府的、开发商的和购买者等等多种力量作用。相对于资本利得,房地产在现金流方面却存在相对的稳定,所以他认为投资现金流是在投资事实。不过这也需要投资者以充分调查作为基础,比如要了解房产本身的问题,所处的社区是新兴还是没落的,治安情况如何,以及房产周边的租金及平均空置率,当然相对于相同品质社区,房产是具有非常大的优惠价格等等。在投资房地产时,富爸爸认为要留有足够的安全空间,比如租金净收入越高越好,这样可以应付来自银行利率提高或者其他方面而带来的潜在损失所带来的风险,所以这样的房产很难寻找,按照富爸爸说如果一百套里有一套这样的房产就很不错了,由此来看勤奋频繁地去看房是前提。

 

  不久前,报纸上报道美国某少女花费一万多美元,一半是她自己捡废品赚得,另外一半是从母亲那借得,购买了一处房产,进行简单装修后出租,可以获得年租金为一万二美元。这个事例可以堪称房地产投资经典,在新闻中母亲扮演了银行的身份,只是不知道她母亲的身份股东还是债权人;她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者,一年就可以收回所有成本,这笔生意简直超级划算。不过在我们国内则很难有这样的投资机会,大多数情况下,一套百万的房产年租金才一两万,租售比实在太差。所以当前的中国还是不大适合这种比较成熟的投资方法。

 

  另外值得许多投资者关注的是,这样的机会基本产生于房地产投资泡沫破裂后或者经济萧条衰退,而此时基本上房价价格大跌,而租金却基本上没有怎么下降,所以在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那肯定是许多热衷投资房地产的投资者的绝好机会。他们通过廉价购买,坐享租金收益,几年后房地产市场复苏,价格上升,又能获得资本增值带来的收益。因为房地产是周期性的行业,必然像潮水一样,有涨潮也要有退潮,只是在投资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做好风险防范及安全措施,不然在退潮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光着屁股。其实那些投资品伴随着现金流收入外,往往也伴随着资本增值所带来的收益,只是投资者在考虑投资的时候往往更多着眼于现金流而已。

 

  债券和股票

 

  债券和股票相对于房地产而言更具有流动性,比较容易变现。不过在二者当中,债券和房地产更相像,债券的利息相当于房地产的租金收入,比较稳定,不同的是房东一般会因为物价的上涨而进行加租,所以具有一定的抗通胀能力,但债券利息基本上是恒定不变的,所以其最大的敌人是通胀和银行利率。另外,债券也具有增值的能力,但它的价格会随着赎回期临近而向约定的赎回价格靠拢,所以基本上债券投资的收益是比较容易得出的。当然是基于发行债券的主体具有良好的还本付息的能力,以及投资者持有债券至到期日这样的前提而言的。

 

  股票投资则相对要复杂得多,它的分红不像债券那么恒定,价格也不可能像债券一样最终会趋近于某个价格,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其价格也较债券波动性要更大,所以股票投资尤其需要更加仔细,也更需要安全边际。也就是许多价值投资者所说的用三四折的价格购买优质公司的股票。

 

  这里面涉及三种收益:

 

  a.通过购买价值低估的股票,获得价格向价值回归的资本收益。这种投资方式是传统的价值投资者所喜欢的,格雷厄姆称这为捡烟屁股,而邓普顿则称这为购买便宜货。这样的投资者往往侧重于考虑价格上低估的优势,而没有考虑企业管理、业务等等企业质地方面的问题,所以基本上比较适合于三四年中短期投资,因为对于长期而言,这样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般不具备优势,不过这样的投资方法也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投资收益。主要有低市盈率法、低市净率、低市销率、高现金分红等等选股方法。但这种方法要确保建立投资组合,而不是在一只股票上押宝。

 

  b.通过购买那些成长型企业,通过分享企业的成长带来股价上涨的收益。这是费雪和巴菲特等更侧重于成长的投资大师所喜欢的方法。这种方法注重长期持有,正如巴菲特所说的——不持有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这样的投资往往要预想到企业十年后的情况,所以要确保其拥有简单的业务、较强的市场议价能力、正直的管理、把股东放在首位的企业文化等等,这些都属于企业质地方面,当然价格方面也非常重要,因为决定其最终投资收益的还是购买价格和企业成长速度。

 

  c.通过在股票市场非理性繁荣时出售而带来的额外收益。这主要是通过在高估市场时卖出套现而赚取利润,虽然这种利润并不是在价值投资者所预期的,属于市场的馈赠。在这样疯狂市场里,投资者可以卖出,也可以选择不卖,但他绝对不应该希望获得短期利润而买入。

 

  虽然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股票投资的收益分为以上三种,但不应该割裂地看待它们,而且它们往往可以共同存在的。比如说,有一只股票,其在熊市的时候盈利为1,市场对它的报价为收益的4倍,那么它的投资价格为4;随着经济的复苏,它的盈利成长到4,而市场也比较乐观,对它的报价为收益的18倍,那么它的投资价格则为72。在这个过程当中,投资完全实现了上面的三种投资收益。

 

  另外对于股票和债券这二者孰优孰劣,一直争论不休。虽然一百年以前史密斯就已经在《用普通股进行长期投资》里阐述了“在长期投资时,股票的收益要优胜于债券,而且安全性极高”的观点,当代的美国著名学者西格尔也用数据证实了“即使在牛市顶峰时购买股票,从长期来看其收益也优于债券”,但我认为用敌对的投资眼光看待股票和债券是不适当的,它们应该是两种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的投资选择。一般在股市处于牛市的时候,债市也基本上会相应地比较低迷,债券的收益率会高于股票;而当债市有较好的表现时,而股市一般会处于熊市,股票的收益性会高于债券。投资者应该利用二者的投资特点,合理地配置资金,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收益。

 

  摘自互联网,作者岭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