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书】了解“元绘画”,可以读读这些书

 文化艺术界 2016-06-12



最近读了鲁明军老师的小书《论绘画的绘画》,全书围绕“元绘画”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作者试图打破绘画/装置二分的模式,在原有的“画物/画观念”之外寻找一种具有“自我指涉”的、能够呈现绘画“自我认识”的自觉的绘画实践——“画画”。此时,绘画不再是形式,也不是图像,而是一种观看,且这种观看不只是一种视觉,还是一种认知。这种介于内容/观念与形式之间的认知空间,被视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中层结构”。


围绕“元绘画”,作者结合当下一些艺术实践的个案,将“中层结构”归纳为三类/层:


  1. 观看机制和视觉秩序(观看/视觉)

  2. “物—形式—观念”图解(可视/可述)

  3. 制度性的自觉与实践(艺术系统)


正如附记所言,全文尝试在绘画和装置两种媒介之间,寻找可能共享的观看机制、视觉秩序、观念逻辑,以及制度性自觉,打开一个我们对于绘画、装置以及艺术和艺术史本身的新的认知空间。尽管作者无意将其类型化,但这无疑为一些艺术实践者提供了某种“指导”。是否在绘画中涉及对艺术史的认知、揭示观看秩序、回应现行的艺术制度而符合上述三个“标准”中之一便能称之为“元绘画”?换而言之,当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热衷于“元绘画”这一标签的时候,它就已经沦为一种类型。即便如此,评判一件“元绘画”作品好坏的标准又是什么?


以上质疑仅是我一时兴起想到的而已,今天,主要是推荐与“元绘画”以及《论绘画的绘画》一书相关的一些书目给大家。毕竟,想要发展/批评一种观点,需要了解这种观点的来源。



1.

  

W.J.T.米歇尔:《图像理论》

陈永国、胡文征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斯托伊奇塔:《影子简史》

常宁生等译

商务印书馆,2013



巫鸿:《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

文丹译、黄小峰校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


福柯:《马奈的绘画 : 米歇尔·福柯,一种目光》

谢强、马月译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汪民安:《形象工厂:如何去看一幅画》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尼古拉·布里奥: 《后制品 : 文化如剧本:艺术以何种方式重组当代世界》

熊雯曦  译

金城出版社,2014


鲍里斯·格洛伊斯 :《走向公众》

苏伟、李同良  译

金城出版社,2012



3.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

莫伟民 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1



阿甘本:《潜能》

王立秋等 译

漓江出版社,2014



4.


鲁明军:《视觉认知与艺术史:福柯、达弥施、克拉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以上书目分为四类,大致依据《论绘画的绘画》一书的结构排列,比如“元绘画”的概念与米歇尔《图像理论》中“元图像”概念密切相关,而福柯在论述马奈的作品时对观者目光的讨论同样极具启发。这些书目可能有些你已经读过,有些尚未翻阅,在此仅为大家提供一种选择的可能。它们不仅有利于我们理解“元绘画”,同时,我相信对于拓展我们关于艺术的认知以及对于当下艺术现象的理解都会有所裨益。阅读不是机械地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读与不读,怎样读,都是自己的事情,这些文字不过是个人的分享罢了。




从空白到空白,一条无迹可寻的路

独立 | 边缘 | 随性

 


小编微信/WeChat:  a7870656xu

联系/Contact:1849883068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