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户外旅行家

 领户外队 2016-06-12

点蓝字关注公众号 投稿:2789926158@qq.com


人们曾经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测试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极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用马拉松来测试,八十年代,人们开始用铁人三项来测试。而现在,拥有更长距离、更艰苦历程和更快的速度的山地户外运动则成为大众的选择。


在我国,山地户外运动的起源比国外晚了100多年,在长久的一段时间内仍是小众行为。随着交通便捷程度提升以及信息的传播,我国的户外运动赛事发展迅速,呈现方兴未艾的势头。翼装飞行、山地自行车、攀岩、岩降、溯溪、漂流等,多种山地户外运动赛事在中国土地上遍地开花,不少国际赛事甚至将中国选为举办地。


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是国内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的一大诱因。“山地户外运动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很好,喜欢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全国首届山地运动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书记栾开封表示。


山地户外运动溯源


“山地户外运动”应该是与“户外运动”同时发展起来的,尽管当时人们没有明确地提出“户外运动”或者“山地户外运动”的概念。


山地户外运动源于18世纪末的阿尔卑斯地区的登山运动,但真正类型化的山地户外运动则应该从1989年算起,那个被称为“探险越野赛”(简称AR赛)鼻祖的莱德加洛伊斯赛举行的日子。




美国人马克·本内特1992年率领 “美国的骄傲”队参加了在阿曼沙漠中举行的莱德赛。随后,马克率队继续参加了1993年和1994年的莱德赛。1993年,马克和他的队友在马达加斯加的比赛上取得了第九名的成绩,成为完成莱德赛全程的第一支美国队。


马克自第一次参加莱德赛就被这项运动深深吸引,在随后参加比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自己关于探险越野赛的思想。直到1995年,马克把探险越野赛带回美国。这项比赛在Discovery频道上的高度曝光,也间接地成为此类比赛普及的开始。


此后,山地户外运动衍生出了各种细致的分类,除了广为人所知的登山、攀岩以外,以山地自行车、越野车为载具的各项运动也随之出现。随后,更为小众的项目也获得了拥趸,山地运动从原先的专业化向平民化细分化发展。


山地户外运动在我国的溯源


户外运动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与国外有着相同的历史进程。户外运动源于登山运动,但在我国,户外运动的起源要比国外晚了100多年,当中国的登山运动刚刚踩到起跑线时,世界登山运动已经进入登山史上“喜马拉雅的黄金时代”。


中国民间户外运动的起步曾得益于为国争光的民族情结。1985年,当美国著名激流探险家肯·沃伦准备漂流长江的消息传来,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尧茂书决定,为了祖国的荣誉,赶在美国人之前首漂长江。


然而,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我国登山活动由政府组织,参加人数极少,一般一次大的登山活动,参加的人数也才只有10-20余人不等,而且这些活动的目标明确,科学考察以及创建新的登高纪录。


1957年6月,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登上了四川西部海拔7556m的贡嘎山顶峰。这是我国登山运动员第一次独立组队进行的登山活动,以攀登贡嘎山的胜利为标志,中国的登山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但在2000年以前,中国没有“像样的”户外运动赛事。但自2000年在长白山第一次尝试登山越野挑战赛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由每年的全国锦标赛和各种挑战赛组成的赛事体系。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成为国际A级赛事,贵州、浙江、深圳等地也都有类似的山地越野挑战赛。


2003年至2005年,连续3年,中国登山协会在重庆武隆县举办了“中国重庆武隆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比赛邀请了一些国外队参赛,这使比赛更加激烈刺激。也使得武隆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广为人知。


影响了一代人的名字


1989年6月11日,中国首个民间登山协会——昆明登山协会在几个年轻人的倡议下成立,作为首批会员之一的叶李红对协会的初期活动记忆犹新:“第一次去登轿子雪山,我记得我带了一床毛毯。晚上我们用塑料布围住两棵树,搭一个简易的帐篷,睡在里面特别冷。”


二十年前,首批参与户外运动的中国人中,有不少人都有着和叶女士一样的经历,自己动手缝睡袋,用塑料布搭建简易帐篷,背军用背包……虽然装备简陋,但这丝毫不能阻挡他们探访自然的热情。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特立独行的中国民间探险家:刘雨田、余纯顺、杨欣,他们性格鲜明、独自为伍,或徒步长城,或穿越沙漠,或环游中国,这些名字甚至影响了一代人。




二十年前在云南轿子雪山活动中担任领队的金飞豹,现在已经是中国户外运动赫赫有名的人物,不仅完成了七大洲最高峰登顶和南极、北极点徒步到达,还和云南地矿经济管理专家费宣一同横穿了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成为首次横穿此岛的中国人。




户外运动的驴友时代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参与民间户外运动的人不断增多,自发组织的户外运动团体也开始在很多地方出现,这是中国民间山地户外运动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时期。到目前,中国已有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近千家。


随着户外运动在国内的蓬勃开展, 2005年4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将山地户外运动设立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同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始招收户外运动专业的本科生,成为国内第一家将户外运动列为本科教育的高校。中国登山协会与有关大专院校、俱乐部、企业等从事户外运动的单位,通过制定标准、资质认证、技术培训、推广活动等形式,将户外运动逐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中国的山地户外运动在更加理性、更加规范、更加安全、更加环保的前提下发展起来。


2000年开始,中国民间户外运动进入基于网络平台的户外“驴友”时期:网络、自助、AA制、环保这些概念构成了新时代民间户外运动的主要特征。这样的形式一直持续到今天。




下一步,与国际接轨


“现在我国的山地户外运动在世界处于中等水平,高山探险已达到国际水平,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山我国已经在2007年完成。现在世界上总共有16人完成,我国有三人,”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书记栾开封说。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省、市、地区将发展户外运动看作是发展经济和获得国际影响力的不二法门。


“山地户外运动在国外已是体育产业的龙头项目,美国户外运动消费占个人消费的8%。虽然我省的山地户外运动还处于成长阶段,但是对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拉动作用已经逐步显现出来。” 贵州省政协委员、省体育局副局长秦志浩自豪地说。他表示,经过多年实践,山地户外运动符合贵州的发展形势,符合贵州的地形地貌,将努力将贵州打造成国内首个山地户外运动大省。


“目前贵州省内9个市、州、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赛事,不但有国际挑战赛,全国性的赛事,还有一些区域性的赛事,举办山地运动成风,大家也都从中看到了体育赛事对于旅游、体育产业的推动效果。”贵州省体育总会主席蔡国祥表示。



秦志浩则认为,随着中国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的长足开展,运动员水平提升也很快,已达到世界级水平。发展高水平户外运动队伍,举办高水平赛事的本身,更像是一场户外高端赛事的表演,其目的不单单在于水平的提升层面,“借高水平赛事和高水平队伍的发展,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喜欢户外运动,并最终参与进来,才能使得我国的户外运动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


在青山绿水中,在极限探险中,人类不断发掘自身潜能,对自身体能和意志的不断超越才是户外运动的真正魅力所在。人们通过回归自然的方式重新认识自己。这也是山地户外运动诞生各种比赛的初衷。


来源:IMTC新闻中心




每一个喜欢户外和旅行的人,都是其自身意义上的户外旅行家。欢迎识别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