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大老板改行养小泥鳅 小小泥鳅借水“生金”

 学无至境焉 2016-06-12

微风轻拂,水面洒金。防鸟网笼罩下,七八个泥鳅养殖池整整齐齐地排开。看到这个场景,谁能想到去年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从生、高低不平的丘陵地呢?这里是我市孝南区杨店镇新农村北养殖基地,也是湖北鸿金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金彪花了大半年时间建起的“泥鳅王国”。

武汉大老板改行养小泥鳅

面色黝黑,衬衫袖管高高卷起,休闲皮鞋鞋沿上沾满了泥,讲起话来三句不离“泥鳅”二字。眼前的夏金彪,看着很有“农民范”。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武汉一家建材公司的老板,他所生产的建材还曾取得过多项国家专利。

2011年,夏金彪有位亲戚生病,医生嘱咐多吃点泥鳅补益。时值隆冬,找遍市场却没能买到一条泥鳅——夏金彪从这里看到了养殖泥鳅的“钱景”。

想要养好泥鳅,没有养殖技术怎么行。跑广东、下海南,上广西、去湖南……那几年,只要听说哪里有大型泥鳅养殖场,夏金彪就往哪跑,给人家当养殖帮手不说,还付钱求取学习机会。江西鹰潭有个水标泥鳅合作社,他在那里交了5000元钱,获得了当一个月“打工仔”的机会。走南闯北、摸爬滚打,加上爱学习、肯琢磨,夏金彪慢慢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养殖“熟手”。

去年6月,夏金彪来到孝南区杨店镇新农村,流转了230亩土地,开始打造他的“泥鳅王国”。

立体套养打通生态循环“动脉”

夏金彪接手时,这里是一片抛荒地:野草长了一人来高,一走动,野兔、鹧鸪还有不知名的野鸟就会不知从哪里忽地一下窜出来。几个月功夫,夏金彪建起办公点和小菜园,还把这里修整成了条块分割齐整的泥鳅养殖池。

初看上去,夏金彪的养殖池并没有什么不同。可走近才发现,池子里多了一些高低、长短不一的塑料下水管——这些管道是夏金彪的“秘密武器”,用来联通养殖池。

泥鳅受精卵进入孵化池,孵化好后池水会变得富含蛋白质,不利于小泥鳅苗生存。可这种“废水”通过管道进入另一个养殖池后,里面的胭脂鱼会大快朵颐,吞食掉蛋白质,恢复水体清澈。

在泥鳅排泄物和残饵共同作用下,苗种养殖池内水体极易氨氮含量过高,而这种水是植物最好的肥料,可把它引入种上莲藕、菱角的池塘废物利用。

泥鳅喜阴怕阳,在成品养殖池中套养上水培蔬菜,在池边种上果树,既可降低水体氨氮含量、净化水质,还可为泥鳅度夏提供很好的降温避暑去处,养殖池中生长出来的果菜理所当然成为绿色食品。夏金彪的养殖基地拥有的,就是这样一个模拟自然物种共生环境的循环系统。

想把小泥鳅做成产业大名片

除了立体套养、生态循环养殖外,夏金彪还大胆地在养殖中使用了中草药为泥鳅防病健体。

“如果是被晒伤后皮肤发炎,可以用鱼腥草;如果是细菌性腐皮病,可以用五倍子……”夏金彪谈起中药来头头是道。在武汉市新洲区长大的他,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从小耳濡目染,他了解不少中医之道,平时有头痛脑热也是自己用中药解决。

尝试着用中草药为泥鳅防病治病,份量拿捏、用药轻重,夏金彪已琢磨了好几年时间。

用上中草药后,泥鳅的孵化率大大提高,这一发现给了夏金彪不小的惊喜。“据我了解,这种孵化技术是业内领先的!”他自豪地说。

目前,夏金彪已经接到不少泥鳅种苗订单,他也定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每亩水面最大投放500尾,净利润可达到万余元。我打算向周边的农民和合作社提供种苗和养殖技术,带动泥鳅产业越做越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