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一张经典碟——波格雷利奇·《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hjh2004 2016-06-13

一人一张经典碟——波格雷利奇·《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2016-06-06 12:32:52)
标签:

经典专辑

分类: 音乐典藏

一人一张经典碟——波格雷利奇·《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专辑名称: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钢琴版)拉威尔:高贵而忧伤圆舞曲(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 Ravel: Valses nobles)
专辑艺人:波格雷利奇(Ivo Pogorelich )
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时间:1997年02月10日
专辑语种:古典专辑

    管弦乐版本的气势固然是惊人的,辉煌的气息也更加明显,但是钢琴版明显是更加内敛的。这样的差别其实是出现在所有的每一段旋律中的。
    下面就一点点来对比两个版本的差别吧。首先说明,我听得钢琴版是波格雷利奇的演奏。波格雷利奇是我本人很欣赏的一位钢琴家,他的演奏非常富有个人色彩,所以您如果聆听的是别的演绎版本,可能和我的感受会有一定的差别。不过我选择波格雷利奇的演奏是有一定得原因的,因为这首曲子的性质我认为是和肖邦二钢有类似之处的,而在对于这种触碰生命意义的曲子上,我对于波格雷利奇那种轻松随性的演奏是非常喜好的。首先的”漫步“差别也是尤为明显,钢琴版会更加轻松,简单。相比起管弦乐让人觉得画展开在一个高高的巨型建筑物内部(感觉像国博刚进去似的),钢琴版营造的会场就是那种比较简单的小屋子,更有生活气息。之后的《侏儒》说实话波格雷利奇演奏的有点太过于轻松了,画面甚至连灰色都算不上,甚至有点明亮。之后的漫步也是如此,很轻松很舒服。但是在《古堡》里,波格雷利奇的风格就得到了非常棒的发挥。他对于节奏漂亮的控制以及力度的把握让这段本身就非常富有神秘色彩的旋律变得充满闪烁着光泽。对于这种尤其富于思绪,充满着安宁的乐段,钢琴比起管弦乐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不仅表达更加细腻,对于对比的处理也更加清晰。接下来的漫步还是被处理的很明亮,依旧是紧紧的连接着之后的《杜伊勒里宫的花园》。不过若是说管弦乐里是小孩子在玩耍,这次玩耍的孩子年龄可能稍微大一点,它们玩耍的姿态也更加理性。之后的《牛车》沉重依旧,但是那种接近再远去的感觉不那么清晰了了。毕竟钢琴仅仅是一件乐器,在场面的营造上想要媲美整个管弦乐团还是难度不小。同样的停顿过后,这里的漫步又一次被波格雷利奇个性化处理了。以一段很飘逸的音响开头,之后的漫步也没那么沉重了。之后《鸟雏的舞蹈》倒是感觉钢琴依靠它单独一个乐器营造的更加好动的感觉比起管弦乐更好玩一些。但是《两个犹太人》中,胖子的形象就难以像管弦乐那样那么笨拙,对比被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听到这里,钢琴版接上了漫步,但是感觉因为听钢琴更加轻松,倒不一定需要这个漫步来过渡,反而管弦乐很是需要。之后《里莫日的集市》比起管弦乐少了一分嘈杂的味道,不是那么类似集市了。但是现在突然觉得,管弦乐版本是更加贴近生活的,通俗的。钢琴则是更为抽象概括的。所以对于场景的营造有些不那么类似也是非常正常的。《墓穴》像《古堡》一样,属于钢琴版里最大的亮点。可以感觉到,这一段的旋律里是充盈着各种思考的,对于生命,对于死亡,所有的这些都在面对这个墓穴的时候产生。这个地方是人生的终点,在这种清晰地触碰死亡的时候,总是会很多的思考。之后的那段基于漫步的旋律也更多地充满神秘的色彩。我特意去搜寻了一下有关这段旋律的资料,有介绍称这旋律是代表着”用冥界的语言和死者交谈“,也怪不得不会感到神秘和释然,因为这个时候生和死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界限(想到百年孤独)。
    最后来稍稍总结一下吧。刚开始听这首曲子的话,听管弦乐版绝对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我觉得管弦乐版更容易让人喜欢上这些画,这些旋律。还是想感叹下拉威尔极强的配器能力,营造各种具象的画面绝对是他最擅长的方面(找时间一定说说配器的集大成者波莱罗,现在说不清)。但是慢慢地就应该听钢琴版,去感受曲子里面更概括,更抽象的信息。这样的对比倒是又让我想起了当时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之争,争的就是乐曲应该具象的叙事还是抽象的抒情。

     年轻时嗜穿皮衣,却成了名牌服装的代言人;身高逾六呎、外表风流倜傥,却娶了年龄较自己大几乎一倍、既重且威、形似女中参孙的人作老婆;十分健谈,却很少接受访问;以傲慢的态度闻名於世,却担任联合国亲善大使、在世界各地举办慈善音乐会帮助穷人….这样的矛盾同时存在一个人身上已经够诡异了,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是世界首区一指的大钢琴家,也是我的偶像、本文的主角—波格雷利奇。
    波格雷利奇於1958年出生於前南斯拉夫,父亲是低音提琴手、指挥兼作曲家,幼时父母叫他学钢琴以免他在外逗留,不久即被视为神童,11岁时志得意满地到莫斯科音乐学校(Moscow Central School of Music)进修,却黯然发现在家乡称霸的他在那里不过是一个不足为奇的小角色,但强烈的好胜心驱使他不断练习以求超越同侪,1977年,他遇见影响一生的老师Alice Kezeradze,Alice的太师祖就是鼎鼎大名的Liszt,在她的指导之下,波格雷利奇从一个不错的普通钢琴家蜕变成独出胸臆、卓然一家,而她也是唯一敢挑战波格雷利奇诠释观点的人,成了他的另一只耳朵;古谚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波格雷利奇大概亦有所感,就把Alice娶回家,终身为「妇」了,只可惜1996年Alice就去世了,原本就崖岸自高的他,想必更加寂寞了….
    大凡音乐家要成名,不外两条途径,一是经由大师背书提携,如Karajan拔擢Mutter,二是由国际级的大比赛中脱颖而出,Pogorelich在1978、1980分别得到大赛冠军,却没有在国际乐坛上激起一丝涟漪,但他仍自信满满参加五年一度的1980年萧邦大赛,一开始是过关斩将,并赢得观众的爱戴,好不威风,谁知在第三轮决选时,被评审以「离经叛道、惊世骇俗」之理由踢出决赛圈,一时舆论哗然,评审之一、亦是 1965年的冠军Argerich在力争无效后退出评审团以为抗议,并宣称波格雷利奇是一个真正的天才,突然之间一个败军之将成了霹雳超人气,评审团为息众怒只得颁给他「最佳萧邦诠释奖」,演奏会的邀约纷至沓来,也立即与DG公司签约录制唱片…连波格雷利奇自己都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对於苏联的政治迫害干涉比赛仍耿耿於怀,但他仍体认到当初就算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萧邦大赛会场,也不会享有因为那场混乱而获致之盛名。
    从1980年成名以后,哗众取宠、离经叛道、肆无忌惮等评语就如影随形地跟著他,为增强低音部而恣意增加的八度、夸张的快慢强弱对比都是他的注册商标,他自己倒是不以为然,自认并没有「伤害」任何作曲家,他打个比方说当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从新整修后,呈现的亮丽竟得到大众负面的评价,人们被它的亮丽所迷惑,便偏狭地认为一定有人工的添补,人们批评他扭曲了乐曲的原貌,但波格雷利奇认为他是凝鍊一首曲子使作曲家的乐思「借尸还魂」,他自己话是说的很谦虚,但许多乐评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献上桂冠,有言:「这个鬼才的技巧超越了200年」,也有人说:「波格雷利奇绝不是作曲家的仆人,他惊人卓绝的钢琴技巧早已凌驾一切」,连Prokofiev的遗孀都惋惜丈夫未能听到波格雷利奇的诠释。
    波格雷利奇相当爱惜羽毛,一首曲子必定一练再练到滚瓜烂熟完全消化才会推出,一个乐季就只排一套曲目,因为他觉得如果短期内弹太多曲目,对那些曲目的感情和表现力都会被榨乾,使得张力不在,而且对他而言,新曲子不但是一种投资,需温火慢熬,更需要给它时间茁壮,切忌揠苗助长,所以他在舞台上演出,不只背谱,而且一定对每一首曲子了然於胸;自傲的他亦觉得其他钢琴家已瞠呼其后、难以望其项背,故他只需要超越自己,追寻自己的理想;而碰到他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又吊足爱乐人的胃口,17年来只肯赏我们12张CD(大家有没有回想起我去年写的kleiber?) ,更要命的是他成名尚不到20 年,盗版录音亦无处可循,他又坚决反对出版现场录音,即令我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落的四处CD皆不见,不过他的现有录音即称的上是张张珠玉、曲曲佳构,介绍如下:
    1. Schumann:这是他在DG第一张CD,封面上的Pogorelich仍稚气未脱,但其诠释却是十分老练,交响练习曲是Schumann最雄伟、气势磅礴的曲子,全曲经Schumann批阅廿载、增删两次,并数度易名,是他早期的杰作,虽然早年Schumann曾用「不正方法」练琴却致其钢琴家梦碎,其作品仍需超强之技巧,听过这个版后,其他人的诠释对我而言就只有参考价值而无欣赏之价值了;在Pogorelich第一次来台独奏会时,曲目数经协调摆出Chopin、Ravel,但当天的节目单却夹了一张薄薄的纸说「曲目全面更动」,下半场弹的就是交响练习曲,其火热比起CD犹有过之,且多弹了被Schmann删掉的五首变奏曲;CD中还有一首Toccata,称的上是古今难曲之一,但他弹来轻松写意、任意驰骋,纯欣赏如我者,自是大呼过瘾,会弹钢琴的人,大概就徒呼负负了!
    2. Chopin:第二号原本应该是第一号才是,但因为Chopin曾遗失部分的管弦乐总谱,而重谱管弦乐对专精於钢琴的Chopin而言又是苦事一桩,以致他先发行另一阕E小调协奏曲;本曲是Chopin 20岁的单恋情怀,款款深情的第二乐章就是他恋人的身影,自然流露出其爱慕而无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态;本片中Pogorelich的特立独行可以得到印证,他打破你的既有印象,开拓出一种新的诠释方向,而且感染力十足,即使你不信服他的表达方式,也一定会承认他确实有他的道理。
    3. Tschaikowsky:Tschaikowsky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纤细敏感的他久久不能平复,他曾企图投河,又成天担心自己的断袖之癖被发现,也曾取了一个有色情狂倾向的老婆(两人的婚姻共维持九周) ,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亦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它的结构上有著不少的问题,但凭著俄国民谣的优美旋律在现代广受喜爱,成了基本曲目之一,但在当时就没有那样幸运了,原先要提献给恩师兼挚友的Nicholas Rubinstein,却被评的一文不值,各地乐评亦对其恶言相向,最后靠著 Hans von Buelow的推广始闻名於世;Pogorelich自承原本很痛恨这首曲子,觉得它毫无意义,是老婆要求才去练的,但就在录制这首曲子前一阵子,他练习时突然「顿悟」,任督二脉一通就打造出这张不朽名盘啦!
    4. Mozart:当时长达六年俄土战争,让土耳其大出风头,亦使欧洲弥漫一股土耳其风,Mozart作品中如歌剧”后宫诱逃”及K.331第三乐章都是适例;而K.331优美的旋律广受喜爱,在公共场所经常可以听到它变形为各种面貌而馀音缭绕,而Pogorelich拿这种脍炙人口的大众名曲开刀,必定是有一番不同的见解,而最令人难忘就是最著名的第三乐章(Alla Turca),一般版本顶多是速度强弱上有差别,而他不但重新烤漆,连引擎都换了,只剩个招牌,你可以说他挂羊头(Mozart)卖狗肉(他自己) ,但他的音色有黑洞般的强大重力,我不由自主地被吸到它的”奇异点” ,实在令人终身难忘。
    5. Bach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斯基(俄文:Модест Петрович Мусоргский,1839年3月21日-1881年3月28日),俄罗斯作曲家。他以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歌曲和钢琴组曲《展览会之画》著名。他与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居伊以及巴拉基列夫组成「强力集团」或称「五人团」,被认为是19世纪典型的俄罗斯本土作曲家。穆索斯基早逝,其身后留下很多未完成或未配器的作品,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格拉祖诺夫或拉威尔等人补充完成。
    《展览会之画》原为一钢琴组曲;经后代音乐家改为管弦乐版后,吸引更多的听众,最有名的版本为拉威尔和斯托科夫斯基所作。
    1874年6月穆索尔斯基写下钢琴组曲展览会之画,灵感来自于一次画作展览会,会上的作品是由穆索尔斯基一位已逝世的朋友维克托·阿里山大罗维奇·哈特曼所画。
    中文有一句话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曲子则是“乐中有画、画中有乐”。
    本曲中分为漫步、侏儒、古堡、杜乐利花园、牛车、蛋中小鸡、穷富犹太人、市集、墓穴、女巫的小屋、基辅城门楼10段。其中的“漫步”穿插于全曲,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性。
    约瑟夫-莫里斯·拉威尔(法文:Joseph-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西布勒,1937年在巴黎逝世时,已经是法国与克劳德·德彪西齐名的印象乐派作曲家。
    他的音乐以纤细、丰富的情感和尖锐著称,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的主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乐曲、室内乐以及管絃乐在音乐史上不容忽视。钢琴曲诸如《Miroirs》和《加斯巴之夜》是经典的作品;管絃乐例如《达夫尼与克罗伊》,还有替穆索斯基编曲的《展览会之画》出色的展示了他以音乐表现光影色彩的技巧。对於大眾而言,最熟悉的应是他的《波丽露》,但他本人不十分看重此作品,并一度把它描述为“没有音乐的管絃乐曲”。
    根据SACEM的统计,拉威尔比其他法国作曲家拥有许多忠实的支持者,使他成为至今最受欢迎的法国作曲家。
    《高贵而忧伤圆舞曲》是拉威尔的一套圆舞曲组曲,钢琴版出版於1911年,另外编写的管弦乐版则在翌年出版。
    多年前买这隻盘的时候,年纪很小,对波格雷利奇也不认识。一听之下,惊为天人,无论是波格雷利奇的演奏还是DG的录音技术,都是无懈可击;我从此成为他的粉丝。
    《展览会之画》和《高贵而忧伤圆舞曲》虽然内容很不同,作曲家风格也相差很远,但共通点却很多。首先是它们本身的管弦乐性;这并非说钢琴版没有意义,反而因为钢琴本身的独特音响效果而令人感受到时而咏唱,时而虔诚,时而狂喜,时而哀愁,时而黯然,时而雄壮,时而宏伟,时而暄闹,时而丑恶,时而可爱,时而迷离的感觉。当然,这也就对钢琴家的技巧,音色,踏板方面的要求极高,也因此它们是钢琴比赛的常见曲目。波格雷利奇这两套作品驾轻就熟,带领听眾进入超现实的世界;这绝对是它们的最佳演绎之一。
    附带一提,《展览会之画》当中,有不少曲尾标有 attaca,即是不停下来而直接演奏下一首曲的意思。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不是无聊加上去,可惜分开轨来听的时候就失去了这个效果,因此我建议各位整套作品不分轨先听一次,领略这些 attaca 的意义。

 

一人一张经典碟——波格雷利奇·《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西诺波利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奏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管弦乐版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