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县赵杲观

 道场所志 2016-06-13

       赵杲观位于山西省代县交口乡红寺村天台山下,距代县大约23公里。该观建于天台山峡谷中,利用当地的天然石洞、在悬岸峭壁上略加人工建筑而成,可谓独具匠心。赵杲观最奇特之处在于,多处寺庙建在光滑的石壁上,想进寺的话必须沿铁索攀援而上,其势颇险。著名的有“仙阁登云”、“九仙女洞”等。
        赵杲观位于代县南面20公里处的天台山中。相传公元前475牟、晋国赵襄子为了统一北方,将其姐夫代国赵杲观正观王诱杀于沟注山上,称为赵杲观。赵杲观历代均有修葺扩建。现存建筑物为明代重修,可分北洞与南洞两大群落。北洞内容以道教为主,南洞内容以佛教为主。其中最有特色的两处要算是北洞的“五层楼”和“三间阁”了。赵杲观的另—部分在山南半壁间,亦为天然石窟,石窟内有“自在庵”,塑有观音及罗汉像,并存有画像石8块,绘有观音老母救八难的故事图像。整个赵杲观依崖建物,因洞造寺,将险峰陡壁增添上人工建筑,鬼斧神工,匠心独具,真可谓是仙宫佳境。正如古人所说,赵杲观“临幽谷,倚奇岩,山清水秀,洵代郡之胜境,人间第一蓬莱也。”
        天台山位于代州城西南23公里,山势陡峭,峰峦迭障,古树参天,绿荫深谷间,隐藏着大大小小的天然石洞,自古为隐逸之土栖居之所。相传,在春秋战国间,赵襄子为了向北扩张领土,将他的姐夫、当时占领代地的头领骗到今天代县的夏屋山杀害。赵襄子的姐姐听到自己的丈夫被害,也就摘下头上的笄子自杀了,代国的丞相赵杲一看国破家亡,便带领一些大臣和其她姬妾逃了出来,到天台山隐居,修道成仙,后人就将赵杲隐居的地方称为赵杲观。北魏太延年间,又在天台山建立佛寺,称天台寺,这里成为佛教道教杂居的地方,人们习惯于旧称,仍将天台寺和其它一些道观统称为赵杲观。 赵杲观建在天台山峡谷深处,赵杲观,亦被人称为天台寺,位于代县县城西南23公里天台山沟掌里。
        相传,春秋末期,晋国赵襄子灭代国,代君夫人自杀,代国国君的其它姬妾跟随赵杲外逃,隐居于天台山石洞中,后来成为僧人,隐居在这里,名为天台寺。由于人们怀念赵杲,乃以赵杲观为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