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本·极致·奢侈·端庄·的宋刻大字本

 快活林88 2016-06-14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再来一卷宋刻善本《论语集注》。

读书是奢侈事?其实今人大可不必感慨:自古如此。

奢侈不是有一堆钱,是有闲,有心,是体面的仪式感。

这点,宋人很知道。

《宋本论语集注》四册,影印大字本,定价78元

拿这套国图出版社2016年4月新出《宋本论语集注》做比。

影印所用的底本,是宋嘉定十年涂郡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

一套底本,有十卷《论语集注》加《序说》一卷,足十一卷——薄薄一册,可卷在手心;字大如钱,字体端庄如书法,是对读书人的怜惜:读书费心神,要在细节处体贴。

此前国图出版社出过线装本。线装价格自是高昂,而这回推出的平装,则足以证明诚意,也是“什么才是读书的奢侈”的注脚。
《宋本孟子集注》,五册,定价98元
《宋本大学章句 宋本中庸章句》,一册,定价20元

同时出版的还有《宋本孟子集注》和《宋本大学章句 宋本中庸章句》,作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第一辑系列的第一部分。此后,依据国图珍藏善本影印的典籍将陆续推出——

于是,我们得以轻易地,像宋人一样读《四书》。
 

1

宋嘉定十年涂郡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是今日所能见到的最早最珍稀的《四书章句集注》刻本。



当南宋嘉定十年(1217),吴柔胜在当涂郡斋主持刻印《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距南宋理学家朱熹统撰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书不过二十余年。

虽然被合称为《四书》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在元明清近六百年中成为科举的考题范围,但在北宋前,儒家的规定动作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因此朱熹注四书,可算是开辟了一个时代:四书的时代。

吴柔胜在当涂郡斋刻斋主持刻印《论语集注》十卷,序说一卷;《孟子集注》十四卷,序说一卷,此一项目属地方官刻。

宋代刻书业从官刻到私刻都极发达。官刻又有中央官刻和地方官刻,《宋本四书集注》正是地方官刻。南宋时,各地方公使库,中央在地方各路设置的各路使司、地方州(府、郡)县军学、郡学、县学、书院等等都普遍刻书、印书。

吴柔胜,《宋史》说他“幼听其父讲伊、洛书,已知有持敬之学,不妄言笑。长游郡泮,人皆惮其方严。”从小端正而不苟言笑。

 “丞相赵汝愚知其贤,差嘉兴府学教授,将置之馆阁,会汝愚去,御史汤硕劾柔胜尝救荒浙右,擅放田租,为汝愚收人心,且主朱熹之学,不可为师儒官,自是闲居十余年。”为救济灾民,会擅自放田租。

 “嘉定初,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迁国子正。柔胜始以朱熹《四书》与诸生诵习,讲义策问,皆以是为先。”倡导教化育人,也是己任。

 《四书集注》的刻印延续了多年,并非一蹴而就。

 淳祐十二年(1252),南宋名相马光祖于当涂郡斋修补嘉定十年吴柔胜所刻《论》、《孟》章句集注的旧板,并刻《中庸章句》和《大学章句》各一卷。




马光祖在淳祐十二年的刻书跋上称“光祖应竭来攸守,依仿规制,取《中庸》、《大学》章句并刊之,足成《四书》。《语》《孟》岁月浸久,间有漫灭,就加整治。是书在天地间无穷达,老少皆不可一日废……”

 宋朝对教育业之看重,从中也可见一斑。

 宋代教育业与刻书业之发达,也是互为因果。
 
  
2
 

此宋刻本《四书集注》传世极罕。

 宋代善本的地位,坊间流传的“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大约可以略做解释,然而黄金常有,而宋版书不常有。

书曾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

其与山东聊城的海源阁、归安陆氏的皕宋楼、钱塘江丁氏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

铁琴铜剑楼五代藏书楼主都淡泊名利,以藏书、读书为乐。瞿氏第二代、绍基之子瞿镛,对鼎彝古印兼收并蓄,在金石古物中,瞿氏尤为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把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

据称乾隆间纂修四库全书时,江浙藏书家出其家藏进呈者,以瞿氏铁琴铜剑楼和范氏天一阁为最,为四库所选录者,亦以两氏为最——其中所藏宋元本达二百余种,抄校精本难计其数。

但在太平天国和抗日战争之后,散佚毁失无可避免。民国二十九年,瞿氏第四代藏书家瞿启甲深感其藏书的散佚到了无法控制之际,只能留给子孙一个“书勿分散,不能守则归之公”的临终遗言。


瞿启甲

瞿氏藏书中的大部分善本书今藏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前为北京图书馆)。1950年初,瞿氏第五代,瞿济苍、瞿旭初、瞿凤起三兄弟将铁琴铜剑楼所藏善本72种2243册捐献北京图书馆,带动了平津地区的藏书家向北图赠书。 

此后,按照铁琴铜剑楼第五代主人瞿凤起的弟子、版本目录学家沈津的记述:上世纪50年代初,瞿家将藏书分三批售与北图,卖一批捐赠一批,其缘由是瞿家为常熟乡间地主,而地主的经济来源是以收租为主,所以在土地改革时,乡政府让瞿家退租,但瞿家拿不出钱,只好将存于上海的藏书中选取部分善本半卖半送。三批书共500多种,另外捐了246种。这近700多部书中有不少是难得一见的孤帙。

 所售价格,沈津引《顾颉刚书话》,“前年赵斐云君自北京来,买瞿氏铁琴铜剑楼书,初时还价,每册仅二三千元耳,后以振铎之调停,每册售六千元,遂大量取去。按:抗战前宋版书,每页八元,迩来币值跌落,六千元盖不及从前一元,而得一冊,可谓奇廉。”……那时使用的是旧币,二三千元即为人民币二三角,经郑振铎出面调介,书价提高了一倍。于是,赵先生从瞿氏家中所购宋版书,竟然是每册六角钱,这或许是明、清、民国、现代乃至将来,最为便宜的宋版书书价了。

 终是遵从了父亲“书勿分散,不能守则归之公”的遗训。
  
 
点击【原文链接】,即可购买

宋本《四书》:《宋本论语集注》《宋本孟子集注》《宋本大学章句 宋本中庸章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影印宋刻本·全10册·总定价196元。平台读者购买有优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