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初学歌唱的人,为了追求良好的歌唱共鸣和声音的高亢,而挤着喉咙歌唱。又由于得不到自己想象中的共鸣效果,因而造成歌唱者的认识错误,便加倍使用气息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搞得面红耳赤,浑身紧张,而且声音尖锐、刺耳,十分难听。还有一些歌唱者,为了想使喉头放下,而压着喉头、挤着喉咙歌唱,结果不但不能很自然地把喉头稳定在理想的位置上,反而因喉头受到过分的压迫而使声音喑哑。还有一些歌唱者,为了唱出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高音,而声嘶力竭地拼命喊叫,使得喉头过分上提,喉咙紧缩,气息不畅。出现以上几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时没有打开喉咙。其实,歌唱者只需打开喉咙歌唱,喉头就容易稳定在理想的位置上,就能使口、咽、喉等器官的紧张僵硬现象得以克服,进而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和圆润。舒展的声音。这里所说的打开喉咙,就是保持喉咙的通畅无阻状态,使歌唱声音不受压抑、不受阻碍,很自然地发出。而歌唱声音经过畅通无阻的喉咙,向上进入打开的喉咽腔、口咽腔和鼻咽腔,并传递到头腔得到头腔共鸣。同时,歌唱声音通过打开的喉咙向下进入胸腔,获得胸腔共鸣,这样,两者结合,就能使歌唱声音得到最丰富的共鸣效果,显得圆润、丰满。总之,喉咙打开了,声音就容易发出,共鸣就容易获得,气息也容易控制。 打开喉咙,人人都会,但要保持住这种打开喉咙的状态去歌唱,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是因为人们平日说话时,并不要求像歌唱时那样把喉咙充分打开。而平日说话时的用喉习惯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在歌唱活动中,使一些歌唱者产生一种打开喉咙就吐不清字或发不出声音的错误意识。这种意识迫使他们在歌唱发声时,总是下意识地收缩喉管,从而破坏了声音和气息上行下达的通畅的道路,使喉咙处于不良状态。要纠正这种现象,必须首先让歌唱者真正了解:用最少的力量和最节省的呼吸获得流畅自如地歌唱,这是声音艺术的最高原则,而打开喉咙则是实现这个最高原则的先决条件。 歌唱发声时如果喉头处于较高位置,会使喉咽腔闭锁,口咽腔缩小,喉咙失去应有的开放状态。这时声带振动时所发出的基音只能进入空间较小的口咽腔内发生共振,产生共鸣。这时高频声波虽然能通过鼻咽腔的传递而获得头腔共鸣,但低频声波在空间较小的口咽腔内既得不到共振与扩大,又不能很好地向下传递至胸共鸣腔获得共振与扩大,因而消失殆尽。因此,高喉位歌唱发声,虽然具有吐字清晰、自然、声音刚亮、清脆等特点,但是,声音比较浅、散、细、飘,缺乏宽厚、深沉、圆润等特色。同时,喉头的位置过高,会使咽腔缩短,喉头下方的气管长度拉长。这样,不但削弱了闭合的声带向下阻挡气息冲击的力度,造成声带与气息对抗力的失衡,而且气流在冲击声带时经过一个较长的、毫无控制能力的气管,也会削弱气流对声带的冲击力。此时,若要保持气息冲力和声带张力二者的平衡,就必须继续加强胸肌、腹肌和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力度。这样势必会给呼吸器官带来过分的负担,使其易于疲劳,不利于功能的发挥。如果喉头上提,嗓子的腔体就挤了,气息也浅了。此外,喉头过分上提,还会引起颈部肌肉紧张、僵直,对喉头产生压迫现象,不利于各披裂肌和软骨的自由活动,影响它们对声带灵活、有效的控制与调节,以致声带不能自如地闭合、打开,使得歌唱声音失去自然、圆润、舒展的特点。严重者,甚至无法正常发声、进行歌唱活动。 保持这种喉头状态去歌唱发声,虽然能够使吐字准确、清晰,歌唱声音也具有亲切、自然等特点,但是,它却不符合人体发声器官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科学歌唱发声的要求。因为歌唱时,喉头的位置和状态不同,发声的效果也不相同。假若在歌唱发声时,喉头的位置和状态不稳定,随着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或由于咬字、吐字的原因,不时地上下移动,那么,就必然会使歌唱声音的音色时明时暗、声音线条时粗时细、发声位置时高时低,歌唱声音难以协调、统一,失去和谐、流畅、优美的特点。 歌唱时,一个位置较低的、状态相对稳定的喉头,会使它下方的气管缩短,管壁的张力增强,并使声带闭合时的张力和胸肌、腹肌以及膈肌对气息的控制力的距离缩短。这样不但十分有利于气息的控制和气息功能的发挥,而且,有利于气息对声带的冲击力和声带对气息的抗力之间的协调统一,为发出高质量的基音提供有利条件。如果喉头处于较低位置,软口盖上抬,这样,喉咽腔和口咽腔被上下拉长,形成一个窄而长的共鸣管道。声带振动时所发出的基音声波,首先在这个共鸣管道内获得良好的共鸣。这种因共鸣而得到扩大的高频声波,向上通过鼻咽腔的传递又较容易获得明亮、集中的头腔共鸣。同时,由于较低而稳定的喉头位置比较接近胸腔,加之喉头协同声带对气息所产生的向下的抗力,使得发声时所产生的基音声波比较容易向下反射并传递至大气管,从而获得理想的胸腔共鸣效果。保持较低而稳定的喉头位置和状态,不但能够保证良好声、气关系的形成和理想共鸣效果的获得,而且会使吐字、发声和共鸣器官始终保持灵活、自如地运动状态,确保整体歌唱状态的协调、统一,这些,无疑都会给歌唱效果带来决定性的影响。练唱者只要在歌唱发声时找到了“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喉头就会被动地下沉到底喉位置上,喉头没有任何用力地感觉,只有喉头下沉时活动的感觉。尽管保持较低喉头位置歌唱,十分有利于良好声、气关系的形成和科学发声机制的建立,以及整体共鸣效果的获得,但是,并不等于说歌唱时的喉头位置越低越好。假若歌唱时有意识地过分降低喉头位置,会因喉头压力过重而使喉头和声带的调节失灵,造成喉咙过分紧张,不但有损于科学发声机制的建立和理想歌唱效果的获得,而且极容易造成发声器官的病变。从以上三种不同的喉头位置和状态在歌唱中的作用可以看出,三种不同的喉头位置能发出三种不同特色的歌唱声音,最科学、最符合人体发声客观规律的是保持较低喉头位置的发声方法。这也是保持较低喉头位置歌唱发声被众多歌唱者所承认和采用的根本原因。 我们已经分析了不同的喉头位置在歌唱中的作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并得出了低喉位歌唱发声是最科学、最正确的发声方法。但是,仍然有许多歌唱者并未采用这种方法,他们在歌唱时,选择和使用了其他喉头位置与状态的发声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总之 歌唱时喉头的位置和状态的不同,是由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的,每一个歌唱者都会有自己最理想的喉头位置。这个最理想的喉头位置,当然是根据个人自己的歌唱器官和歌唱声音的特点,和能够取得最佳歌唱效果来确定的。没有一种喉头位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适用于所有歌唱者的。在这个问题上,一旦陷入教条主义,必然会贻害无穷,不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出各种各样的声乐人才。但是,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不管歌唱者的喉头处于什么位置(当然对他来说应该选择最有利于歌唱的位置),它必须始终相对稳定在那个最合适的位置上。尽管歌唱时,声音的高低和强弱千变万化,但喉头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
|
来自: yawachu > 《现代声乐(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