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干化运'初探 ◎贰】兼论子午流注时空概念的天文背景

 朱1971 2016-06-15

三、有关几个古代天文学概念


1.  二十八星宿与天球

早在西周时代,我国古代天文观测者已经建立了沿黄道和赤道间划分的一个相当完善的黄赤道区分体系。当时把太阳和月亮视运动所经区域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区,即二十八星宿(现代天球坐标的雏形)。星宿是表示临近若干个星的集合(不是一颗一颗的星)。古人把比较靠近的若干个恒星假想地联系起来并给予命名,就是:

  •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可见,周天二十八宿分四组,七宿一组,根据每组星象大致布局特点,可以想象为某种动物的图形便于记忆。

 

这样,二十八宿便按照龙(东)龟(北)虎(西)雀(南)的顺序,犹如圆环一样周转,络绎经过南中天,古人便据不同时间所呈的不同星象而定时令


星宿的四方布列,古人以春天观测为准:初春黄昏,朱雀七宿适在南中天,其东面是苍龙七宿,西面是白虎七宿,北面(北方地平线以下)是玄武七宿,于是产生了四方布列。


可以说,二十八宿的诞生,规范了“天球”的概念。 《吕氏春秋》中就有:“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圆道也。”所谓圆道就是天球。自然,宇宙空间并无“天球”的实体,是从对天体循环运动的观察到假想出天球的概念,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决定性一步。正如恩格斯说的那句话:“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五气经天化运图同样需要借助“天球”坐标加以分析。为此,需要了解一下天球坐标:

 

设想地球是绕着一根轴自转的,这根轴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就是南北两极,在与球面垂直的这根轴画一个圆,使圆圈的每一点距离两极都相等,这叫“赤道”。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两半,其分截面叫“赤道面”,有了这两点一面,地理坐标便产生了。同样,我们可以在天球上选取类似于地理坐标的“天球坐标”,来测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设想把地轴南北无限延伸,则与天球就有两个交点:“北天极”和“南天极”,把地球赤道面无限扩大,便有了“天球赤道面”,这样,有了与地球两点一面相对应的天球的两“点”一“面”,天球坐标就建立了。有了天球坐标,地球、太阳等天体的运动轨迹便可以标示出来(详见《中国天文学源流》)。

 

2. 太阳周年视运动与二十四节气

 

我们知道,黄道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亦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春夏秋冬一次循环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反映,也就是人们看到的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所以,从天文上讲,把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相当于把黄道分成二十四段,段与段之间有一个分点,也是二十四个,太阳每运行到一个点上,就表示到了一个节气。这样,二十四节气便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而定(见图2):


 据考证,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形成的历史可追朔到殷商时代(已经有了夏至冬至概念),到西汉初期始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其名称本身就反映出四季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的“立”是“始”,表示四季将临;冬至夏至的“至”是“盛极”,即寒极,热极;处暑的“处”是“终”,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始降等等。

 

那么二十四节气如何划分?这又引出下一个概念:十二次。

 

3. 关于十二次

 

十二次的天空区划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它标志着从直观的观象开始进入了抽象化的阶段(见表一)。



 

日躔

星次

 

二十八宿

 

斗牛

 

女虚危

 

室壁

 

奎娄

 

胃昴毕

 

觜参

 

井鬼

 

柳星张

 

翼轸

 

角亢

 

氐房心

 

尾箕

 

十二次

 

星纪

 

玄枵

 

娵訾

 

降娄

 

大梁

 

实沈

 

鹑首

 

鹑火

 

鹑尾

 

寿星

 

大火

 

析木

 

太阳

视位置

 

二十四

节气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初中

 

大冬雪至

 

小大寒寒

 

立雨春水

 

惊春蛰分

 

清谷

明雨

 

立小夏满

 

芒夏种至

 

小大暑暑

 

立处秋暑

 

白秋露分

 

寒霜露降

 

立小冬雪


(表一 ↑)

它是依据木星运行周期(11.86年,古人认为是12年)而产生,因此,据木星每年在星空背景的位置,把黄道附近的天球赤道一周按由西向南向东右旋方向分为十二等分,就叫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有了十二次的天空划区,人们便可以专门用来记录太阳周年视运动以定二十四节气。

《汉书·律历志》有言:“凡十二次,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即太阳在每一次的初度是节气,每一次的中间是中气。因此古代的二十四气便根据太阳周年视运动所在的“次”来划分。

 

讲十二次,上面引用《汉书·律历志》的论述,其曰“…… 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辰而知其次。”何谓斗建?十二辰是什么?显然与北斗有关,这又是分析“十干化运”需要了解的概念。

 

4. 北斗、斗建与十二辰

 

北斗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

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前四星为斗身,名曰魁;后三星为斗柄,名曰杓。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五倍的距离,便可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在人们的视线里,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动。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辨方向,定季节。

 

由于地球自转轴正对天球北极,在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反映出来的恒星周日后周年视运动中,天球北极是不动的,其它恒星则绕之旋转。北斗绕北极星转动的方向是自东向南向西左旋的,时令因斗柄所指的方位不同而异(见 图3):


斗建即斗柄所指,斗柄所指的十二个方位是十二辰,

也就是十二支应用于天空的区划。

即沿地平线的大圆,以正北方为子,向东向南向西依次为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正东为卯,正南为午,正西为酉。换言之,据斗柄廻转而生的十二辰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南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方向和次序恰与十二次方向相反,是左旋的。

 

对化运问题的深入讨论,要求我们搞清楚十二次与十二辰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十二辰与十二次的联属意义

 

十二辰与十二次内在联系问题比较复杂,因年代久远,有限的史料里又夹杂着一些人为的糟粕,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有实际天体视运动为依据的十二辰与十二次这根主线,考其内在关系的渊源。前面讲十二辰时涉及到子丑寅卯等十二支,而且十二次体系的形成,追本朔源也起始于十二支。人们不禁要问:十二支是怎么回事?难道仅仅是用来表示方位的符号吗?显然,弄清十二支,会大大有助于我们认识十二次与十二辰的联系。

 

1.    十二支探源

 

据考证,完整的干支周期记录,在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之。并且,“五气经天化运图”中也排列了干支。观汉字演化发展的历史,从原始形态发展到甲骨文已经历了一段时期。若从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的原始文字算,距今已经有六千年的历史。所以说十二支要大大早于商代的甲骨文应是可信的。

 

郭沫若认为十二支是从观察天象诞生的(《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学者郑文光对此作了考证,且提供了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认为自然界中十二这个数字,只有十二个朔望月的周期易为人们察觉,因为月亮的圆缺变化在人类刚刚从动物分化出不久的遥远的古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夜晚最醒目的天象,又是夜晚照明的主要光源,又具有相当准确的周期性,可用来计时。因此,十二支当来自朔望月。然不是直接记录月次,而是描绘其有关的星象,即十二个朔望月中新月所见之时(古称“胐”,即夏历每月初三)。该作者还对十二支的每一支,按其顺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考证,认为甲骨文中的十二支应是从“观象阶段”演化而来的十二个象形字(为汉字最早最直观的造字方法)(见《中国天文学源流》)。

 

这里,仅将十二支产生于有关星宿的“象形”含义列表如下(见表二): 


 

 

 

 

 

 

 

 

 

 

 

 

 

觜参

 

井(鬼)

 

轩辕(狮子座)

 

翼轸

 

角亢

 

(氐)房心尾

 

(尾)箕斗

 

(斗)牛

 

(女)虚危

 

室壁

 

(奎)娄胃

 

(胃)昴毕



(表二 ↑)


据此,我们试作两点归纳:第一,十二支产生基本上源于二十八宿星象;第二,十二支次序是自西向南向东右旋的。

 

早期用象形十二支表示的十二次,即是这样一种对应关系,可见十二次原始于十二支(见表三): 

 

 

 

 

 

 

 

 

 

 

 

 

  

 

实沈

 

鹑首

 

鹑火

 

鹑尾

 

寿星

 

大火

 

析木

 

星纪

 

玄枵

 

娵訾

 

降娄

 

大梁

(表三 ↑)

那么,表示十二辰的十二支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前面讲北斗的概念我们知道,北斗是古人辨方向、定季节、定时辰的标尺。从十二辰与十二次的关系言,用北斗这把“尺”,不仅可以准确地制定天球的十二等分,且可用来测定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也就是说,据斗柄所指而完善化了的天空区划,能够准确地反映周年二十四气的变化。与十二次天空区划相对应的十二辰,相当于这把“尺”的十二个刻度,借用了子丑寅卯等十二支表示而已。自然,用来表示斗柄所指(十二辰)的十二支已经和星象脱离了关系,纯粹作为斗柄所指方位了。至于十二地支的“地”,则是后来的引申义,即当天球等分为十二份时,相应地,地平圈也就定为十二个方位,亦用十二支来表示罢了。

 

2.    十二辰与十二次区划的矛盾统一

前已述及原始的十二次用十二支表示,若将十二辰与十二次同用十二支表示,我们便明显地看出斗柄与岁星存在着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即岁星所在的“次”名与斗柄所在的“辰”名只差一支(见表四):

左旋——>

十   二 

  

 

 

 

 

 

 

 

 

 

 

 

 

 

 

玄枵

 

星纪

 

析木

 

大火

 

寿星

 

鹑尾

 

鹑火

 

鹑首

 

实沈

 

大梁

 

降娄

 

娵訾

 

 

 

 

 

 

 

 

 

 

 

 

<>

(表四 ↑)


如表格所示,当斗建为“辰”时,岁星为“巳”;斗建为“巳”时,岁星为“午”;斗建为“午”,岁星为“未”…… 这样,观察斗建所指,即使看不见岁星,也能够推知它在哪一“次”。难怪讲“视其建而知其次”了。于此可知,据斗柄与岁星相对运动而诞生的十二次与十二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十二次右旋的布列,适宜表述右旋的日、月、五星周年视运动;十二辰左旋的布列,宜表述恒星天的周年视运动(即用斗柄廻转记录恒星周天旋转的方位变化。二者的结合,为准确地测定太阳周日和周年视运动提供了科学的标尺。从而对太阳位置的测定,便可从观察日出前和日落后恒星的布局推知太阳所在的天区。可见,十二次与十二辰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其矛盾统一完全有实在的天体视运动为凭。

 

十二辰与十二次的联系,作为规律性的客观存在,对于研究运气学说的实践医家来说就是如此。清末医家唐容川就讲:“日躔(即太阳之运行)右转,月建左旋,顺逆相值,故为六令。日月与斗建为气运之主宰,故其所合,能化气以司令。…… 斗建与日躔合,即是地与天相合,所以能司化气也。”(见《医易通说详解》)

 

我们强调十二次与十二辰的联系,在于它能准确地测定太阳的周日和周年视运动。那么,作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反映——二十四气的测定,古人是通过“月建”获得的——这又是我们谈化运需要弄清的一个概念。

 

3.  “月建”释

 

月建是把十二支同十二个月相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于十二支各字的解释就是联系着月份的。前人把“建”释为斗柄所指的“斗建”,所谓月建就是据斗柄所指以建月。那么,这个“月”,确切含义是什么呢?这又涉及到二十四气。

节气在古代本称“气”,每月含两个气,在前称“节气”,在后叫“中气”。按照古人规定,每个月由其所含的中气表征,如含冬至的月是十一月,含雨水的月是正月等等,不能混乱。列表(见表五):

 

中气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十一

 

十二

(表五 ↑)

既然“月”由其所含的中气表征,那么月建就是据斗柄所指之十二辰来推定十二个时令(中气)。我们已经晓得十二次用来表述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十二辰适宜表述恒星天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十二辰与十二次同样可用来表示年周期二十四节气与斗柄所指的相互关系(见图4):


     此图可以说是本文涉及到主要的几个天文概念的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理解化运经文和五气经天化运图。图内圆之东西南北为天球方位;一圆为斗柄所指之十二辰方位;二圆为二十八宿所见星象;三圆为象形十二支演化而来之十二次;四圆为太阳周年视运动之二十四节气。

 

由十二次与十二辰的关系可知(结合图):

当节气为大雪、冬至(即象形字“丑”的星象。以下皆同)时,斗柄指子位,冬至属十一月,故十一月建子;

节气为小寒、大寒(“寅”)时,斗柄指丑位,大寒属十二月,故十二月见丑;

节气为立春、雨水(“卯”)时,斗柄指寅位,雨水属正月,故正月见寅;

节气为惊蛰、春分(“辰”)时,斗柄指卯位,春分属二月,故二月见卯;

节气为清明、谷雨(“巳”)时,斗柄指辰位,谷雨属三月,故三月见辰;

节气为立夏、小满(“午”)时,斗柄指巳位,小满属四月,故四月见巳;

节气为芒种、夏至(“未”)时,斗柄指午位,夏至属五月,故五月见午;

节气为小暑、大暑(“申”)时,斗柄指未位,大暑属六月,故六月见未;

节气为立秋、处暑(“酉”)时,斗柄指申位,处暑属七月,故七月见申;

节气为白露、秋分(“戌”)时,斗柄指酉位,秋分属八月,故八月见酉;

节气为寒露、霜降(“亥”)时,斗柄指戌位,霜降属九月,故九月见戌;

节气为立冬、小雪(“子”)时,斗柄指亥位,小雪属十月,故十月见亥。 如此周而复始。


说十二支起源于观星象,不等于说它仅仅具备一个星象意义,它本质上反映了十二辰与十二次的对应关系。我们正是据此言月建的。

 

以上,就与运气学说有关的几个天文学概念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作了一个大概轮廓上的梳理(已经省去了较繁杂的计算数据),目的是对下文要重点分析的《五运行大论》经文及其化运图做一个基本概念性的逻辑的铺垫。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