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螃蟹四个部位不宜食用 贪吃易生病

 天一角458 2016-06-17

时下正是金秋十月,秋风乍起,五谷飘香,黄满油肥的大闸蟹热度正火,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可也有不少市民吃螃蟹吃出了一堆囧事——下沙的刘先生吃多了螃蟹造成了蛋白质中毒进了医院;杨小姐则是吃螃蟹诱发了细菌感染。

医生提醒,虽是吃螃蟹的好时节,但吃货朋友们还需“悠着点”。

几只螃蟹下肚,人也进了医院

这两天,在下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吃蟹后出现胃肠急症的患者。

昨天上午,在银行上班的刘先生就来到了诊室。

原来,前一天晚上,刘先生的家人来下沙看望他。为了招待好家里人,刘先生去菜场把大闸蟹、梭子蟹、花蛤买了个够,回家做了顿海鲜宴。

当晚,其他人的“战斗力”都没刘先生高,最后盘子里剩的几只螃蟹都落入了他的肚子,螃蟹的肥美简直让人意犹未尽。

当天临睡前,刘先生就有点胀肚子,本以为是吃多了没大碍,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腹泻,并且越来越严重,整晚上都没怎么睡。早上实在挺不住了,刘先生赶紧到医院。医生说,这是螃蟹吃多了造成的蛋白质中毒。

无独有偶,同一天,下沙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还接诊了20多岁的杨小姐。上周末她从老家回下沙,带了两箱大闸蟹,叫了几个闺蜜过来一起吃。几个人一顿就把两箱大闸蟹和石榴全吃光了。饭后不久,杨小姐开始上吐下泻,一个小时就去了六七次厕所。观察了一晚上后,闺蜜发现杨小姐的情况越来越差,一早上就带她到医院。检查发现,杨小姐不仅发低烧,而且血压也过低。而造成这样严重后果的原因就是细菌感染。医生表示,螃蟹不新鲜或者吃蟹前后进食大量的水果、冷饮,都可能导致胃肠道的不适。

蟹蛋白质含量高,贪吃容易生病

事后,秦先生和杨小姐均表示不解,明明吃的是新鲜的螃蟹,而且在焖煮前也将螃蟹处理干净了,怎么还会吃进了医院呢?

对此,下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汤卫华表示,螃蟹富含蛋白质比较高,若一时进食过多,很可能引发诸如头晕、腹痛、呕吐等蛋白质中毒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晕迷。

其实,蟹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两斤螃蟹去壳后,纯肉的蛋白质含量在60~70克,已经足够一个成年男人一天的需要量。

“所以我们每顿吃螃蟹不适宜多吃,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应该谨慎食用,以免加重病情。此外,买螃蟹的时候时候要挑选活的,因为死蟹体内的组氧酸会分解产生组胺,这种物质具有一定毒性。食用后,也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

汤医生特别强调:一些胃肠功能较差的人,如果一下进食大量螃蟹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海鲜,也容易会造成胃肠道的不适,“螃蟹再好吃,也还是要适可而止啊。”

螃蟹四个部位不能食用

蟹腮: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俗称蟹眉毛,是蟹的呼吸器官,用来过滤水质的,很脏。腮下的三角形蟹白也要去除;

蟹肠:里面有蟹的排泄物,掰开蟹身之后,看到蟹黄、蟹肉处有一根根黑色的东西,要去掉;

蟹胃:躲在蟹黄里的三角包,内有蟹的排泄物。隐藏在蟹盖上的蟹黄堆里。

蟹心:也叫蟹六角板。呈六角形,藏在蟹腹中间黄膏最厚的地方,是最寒的,一定不能吃。掀开蟹壳,可以看到一层黑色的膜衣,白色片装的蟹心就在黄膏与黑色膜衣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