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罕见病例:菱脑融合

 panyunbo 2016-06-17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其由胚胎早期的菱脑分化而来。AJNR 杂志刊登了一则罕见的小脑发育畸形病例,具体如下。
患者男性,45 岁,先天性脑积水伴头痛。
图 1-2. 小脑水平位(图 1)和冠状位 T2WI(图 2)CT 扫描示小脑半球融合;小脑小叶横向走行并跨过中线;未见小脑蚓部,且伴侧脑室扩张;
图 3-5. 水平位 T2WI(图 3)示第四脑室呈钥匙孔形状;通过中线的矢状位 T1WI(图 4)示大脑导水管缩小,由此产生脑积水,还存在原发性和继发性小脑裂隙缺失;冠状面 T2WI(图 5)上未见透明隔。

菱脑融合是一种罕见的小脑发育畸形,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其临床特点包括:小脑蚓部缺失、小脑半球、齿状核及小脑上脚融合。

菱脑融合是 Go?mez-Lo?pez-Herna?ndez 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顶部脱发、三叉神经麻痹和颅面畸形),同时也可见于合并有 VACTERL 的患者(表现为脊柱畸形、肛门闭锁、心血管异常、气管食管瘘、肾功能异常和肢体缺陷)。

该病临床表现和预后取决于大脑后颅窝及相关幕上结构异常情况;颅内异常包括脑积水(常因脑部导水管狭窄所致)、胼胝体发育不全、透明隔缺失及丘脑融合(罕见);颅外异常包括骨骼肌肉、泌尿系统、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异常等。常见的症状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共济失调、痉挛和癫痫,如果仅发现菱脑融合,患者可无症状。


诊断要点:
1. 小脑蚓部出现完全缺如或发育不良(常表现为菱形的第四脑室)伴小脑半球、齿状核和小脑上脚融合;
2. 其他指征包括:扁平型小脑,大的小脑髓体、水平走向的小叶、小脑蚓部缺失等。


鉴别诊断:
无,该病呈特异性。


治疗:
1. 对于单独出现菱脑融合的患者无需特殊处理;
2. 如出现相关异常,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3. 如存在脑积水可能需要进行脑室 - 腹腔分流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