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电影新作《德军占领的卢浮宫》[首发预告片]

 雨霖收藏屋 2016-06-19

 
二战电影新作《德军占领的卢浮宫》[首发预告]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的剧情简介  ·  ·  ·  ·  ·  ·

影评《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将各种历史影像、照片、名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杂糅到一起,突破电影类型的界限,打破纪录片拍摄的条规,片子的本质无关乎历史,无关乎时间,无关乎卢浮宫,而是导演自己对于艺术的看法,艺术与政治、权力关系,创作者完全的介入到拍摄的主题和故事里,彻头彻尾的在抖私货。★★★★
       打破空间屏障、穿梭古今的文本形式,索科洛夫在战争和艺术之间架起了一座呢喃自语的桥梁。不设防的巴黎,“自由、平等、博爱”与拿破仑的战争幽灵。能够让纳粹轻轻放下铁蹄的,也只有卢浮宫的浩瀚馆藏了吧?再深入一点会更有
打破各种界限,没有墙,无拘无束的电影。穿梭在古与今,在剧情片与记录片之间来回转换,旁白者与影片人物直接对话,对虚构部分毫不遮掩的坦白,看得目瞪口呆。对艺术品的展示不再是单调的特写,而是富于表现力的多形式感的画面,或者由剧中人物在卢浮宫的穿梭展现。形式和内容都堪称完美。








     我姑且叫这种电影为学术电影,这样的电影绝不是给普通人看的,现在如此,以后也是这样,这样的电影让我们对某些方面形成自己的认识,在影像化的讲述过去故事的同时,采取记录片的手法进行描述,并加上画外音解读,但这不是强加,至少在历史与现实的中间部分是要我们自己想象的不是吗?学术就是学术!

 
    俄罗斯大导索科洛夫关于卢浮宫的纪录片。从德军占领卢浮宫时期切入,又回溯到卢浮宫最初,是一部小型卢浮宫史。对于艺术与政治权力关系的探讨很有意思:卢浮宫里有多少战利品,战前又是如何转移的,又对比它的列宁格勒counterpart。结尾向搬演的两位演员讲述未来也很有趣。
 
    其实索科洛夫在这部电影里用的多数叙事装置在之前他另外一部关于博物馆的电影《俄罗斯方舟》中都已经用过了,不过这次他把它们都用在了纪录片上,它的呈现部分并不是单纯的配合叙述,而是与叙述的层面有着良好的互动,其中采用虚实相交手法拍摄的情景重现,极富诗意,也让这一层面充满了生机。
 
    穿越时空的伪记录片,征服者来了又去,人们生存痛苦而后死亡,我们的目光能窥视到的永远只是黑暗中艺术品的剪影,光阴流转,悲喜反复,唯有艺术永驻  iPhone
 

    在形式上看上去有点历史科教片的感觉,但是导演对电影的了解,让整个电影在意想不到的结构中挥洒自如的表达导演的观点。技术在导演手里就是被操纵得有声有色,什么开屏不开屏,画幅比不画幅比,这个片子不管这些,该怎么玩就怎么玩,实在是厉害。从没见过这种片子。
 
    太喜欢了!这才是大师到一定境界的精彩任性。全片都在旁白中进行,讲话的人是导演自己,只露了背影,不仅导演露出,摄像也成为电影的组成部分。画面内容则由艺术品展示、二战影像资料、后期拍摄的伪影像资料、行为艺术表演等组成,文本、图像、音响无不充斥着大量的符号,看纳粹是如何保护卢浮宫的。
 
    【TIFF2015】我觉得我不够资格给这部大师作打分,所以留空。用独特的电影语言进行艺术与政治的内核关联深度探讨。感觉自己所知道跟理解的二战史,法国史,欧洲艺术史和文学史都被导演用极高的逼格吊打了一遍……




影评《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曾凭借《浮士德》捧走过金狮大奖的俄罗斯电影大师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带新作《德军占领的卢浮宫》再次登陆丽都岛。开幕两天的威尼斯电影节终于有了一场媒体场上座率超过九成的影片。这部与法国巴黎有关的影片早就制作完成,却最终无缘戛纳,而进入威尼斯竞赛单元,据说是因为法国外交部对本片的反对。

  影片从头至尾由导演自己作旁白,主线通过法国时任国家博物馆管理署署长雅克-若雅尔与德国军官弗朗茨-沃尔夫-梅特涅“协作”保护卢浮宫馆藏的故事,探讨了艺术与权力之前的关系。《德军占领的卢浮宫》多少可以看作是”权力四部曲“与《俄罗斯方舟》的合体,或是导演再一次的探索表达。

  对索科洛夫来说,博物馆是人类社会唯一不靠硬件哗众取宠的机构,艺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到了可敬的作用。然而就像导演在旁白中说的,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在战争期间的遭遇是令人”嫉妒“的。当俄国尸首成山,博物馆全毁的时候,卢浮宫的藏品却奇迹般被保存下来。索科洛夫对于自己国家战争的过程是熟知的,然而世界文化之都巴黎,在那段历史中如何度过被德军占领的日子,这引起了索科洛夫的兴趣,因此这个会勾起历史、政治和道德的话题再度被提起。

  1938年起,因为战争的威胁,雅克-若雅尔组织将卢浮宫的重要藏品运往安全地区,之后将其关闭。1940年德国占领军命令重新开放卢浮宫时,馆里已经没有多少珍贵藏品。空下来的很多展厅,则被德军用来存放抢夺来的战利品。

  两者有差么?当馆中幽灵似的两个人物--法兰西共和国的象征玛莉安娜和法兰西英雄拿破仑,一人反复吟颂着“自由、平等、博爱”,另一人自负的宣布着“这些?是我后院的东西,在我发动战争之时”“否则我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呢”的时候,就会懂得在索科洛夫那里,两者没有什么不同。对权力者来说,文化是国家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博物馆的政治意义与教育意义同样重要,它能满足民族利己主义。

  如之前的作品一样,影片依然充满了大量符号。在世界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取材,索科洛夫更是如鱼得水,《自由引导人民》《胜利女神像》 《蒙娜丽莎》以及多到数不清的著名艺术作品遍布影片,几乎每一个画面都能寻得一段文化渊源及喻指。片中真人角色寥寥无几,但充斥着大量人物肖像,镜头多次徘徊在他们的眼睛上。这些没有生命的画作,在扭曲镜头造成是的视差中产生活起来的错觉,他们的眼睛瞪视着摄影机,和摄影机前的每一个观众,似乎沟通起了现实与历史。

  对于雅克-若雅尔、弗朗茨-沃尔夫-梅特涅这两个重要人物,在一个全知的视角里,导演向两人宣布了他们的余生。在留下两把空椅子之后,画面成了充满噪点的红色,然后是说不清黑还是白的屏幕,最后是蓝色。两分钟的满幅色块后,片尾字幕出现,现场响起经久的掌声。

  其实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没有一定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修养,很难领会索科洛夫作品中大量的符号与隐喻。视听语言也是晦涩的,纪实资料与超现实镜头无序拼接在一起,不时出现1:1画幅、滤镜镜头、变形镜头,并不是传统的审美习惯。所以结尾的掌声,大多是因为不明觉厉。

 

 
 




http://www.360doc.com/myindex.aspx
 
(2016/06/19/雨霖转载/编辑/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