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生茶树

 云南静一号普洱 2016-06-19
野生茶树[Wild tea plant] 非栽培状态下的茶树。茶树在人类栽培前均为野生。当代野生茶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原野生茶在自行繁衍过程中,范围不断扩大,并产生新的变异体,多为具有原始性状的茶树;二是早年为人工栽培,尔后丢荒的“荒野茶”,大多是生长在人类活动区域内的地方品种。野生茶树所处环境复杂,抗逆性强,具有遗传多样性,是重点收集的种质资源,只要加以鉴定整理,即可用于生产或育种,如勐库大叶茶、宜昌大叶茶、汝城白毛茶等。过渡型茶树[Transitive type tea plantD 形态特征介于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茶树。花器官和芽叶分别具有野生型和栽培型特征。模式标本尚未确立。已初步确定为过渡型的茶树有1991年发现的云南省澜沧县富东乡邦崴大茶树。特征:乔木型,嫩枝、鳞片多毛;叶长椭圆形,长13.3厘米,宽5.3厘米,先端渐尖,叶面微隆,缘有细浅齿,侧脉7~12对,叶背、主脉、叶柄多毛;花大,花径4.6厘米,花瓣9~12瓣,花柱4~5裂,子房多毛,花梗长1.3厘米,苞片2~3个,早落;果径2.8厘米,扁球形或肾形,果皮有微毛;种子球形,较光滑;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俱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