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吃喝】英国失控

 小花花358 2016-06-20
住伦敦二十年,英式松饼(scone)最让我失控!
刚出炉的小圆饼,外壳脆黄,内心鲜软,用银刀拦腰切开,两边都还温热出烟时,涂上白白厚厚的一层浓缩奶油(clotted cream),再抹一大匙红色草莓酱,好看又好吃。英国松饼一定要配英式奶茶,这一道下午茶称为cream tea,绝对不宜配咖啡。啜一口热奶茶,咬一口松饼,奶油滋润了饼心,连同酸酸甜甜的果酱卷入舌尖,让我快乐飘上云端,完全失控,可以不顾形象连吃两、三个。
私房茶屋觅松饼
洁恩是第一个介绍我吃松饼的英国朋友。那天她开车带我去道恩村,这道恩村曾经出过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主张进化论的达尔文,他的故居坐落在一大片田园中间,现在是纪念馆。唯一的一条街上有一座教堂、一家酒馆、两家餐厅,和一间小茶馆。小茶馆只有五张桌子,桌上铺着印有草莓蓝底的可爱桌布。老板娘和洁恩熟识,一面闲聊着,一面把松饼放进烤箱加热。不一会儿端出两个松饼,一杯浓缩奶油,一碗自制的新鲜草莓酱,一壶热腾腾的红茶、牛奶及糖,两个古典英式茶杯,配上擦得晶亮的抹刀。老板娘的独家松饼,外皮特别脆,配上浓浓的奶茶,让我从此爱上英国松饼。
知道我爱松饼,洁恩就常想着带我去一些私房茶屋。有一次她和玛格莉特声称又找到一家可爱的茶屋,于是三人驱车前往。到了小镇,一片寂静,原来星期一公休。看着我失望的表情,两人调转车头,叽哩咕噜商量着,又忙着打手机。我辛苦地跟上她们的对话,彷佛说去珍妮家喝茶……我按捺不住,插嘴道:“谁是珍妮?我不认识。没约好可以吗?”前座的两人不答腔,迳自开着车到一家烘培坊,玛格莉特跳下去买了一包东西回来,然后直驱珍妮家。
珍妮是一位七十五岁的老太太,她热情地给我这个陌生人一个拥抱。洁恩和玛格莉特则亲了她的脸颊后就直入厨房,开烤箱,烧热水,十分钟后齐齐整整摆上一桌有松饼的下午茶。我们就着厨房边的角窗坐着,轻松聊天。后花园里一只狐狸好奇看着我们,珍妮扔给牠一块松饼,狐狸也快乐舔食。我又一次失控。谁说英国人拘谨冷漠,没约好不要敲门而入?
失控之名传千里
我的失控之名在外,连隔街的洁西卡也知道。伦敦最有名的茶屋应推皇家植物园邱园外的梅德茶屋。据说这家店的卡片游戏很出名(http:///news/36.html),糕饼完全遵古法制造。茶屋不大,即使要和陌生人并桌而食,假日仍有人愿意排队在外面等个把小时。我去过一次,真是被那又香又软的松饼迷死了。热情的洁西卡说要带我去,我装着从来没去过,一脸惊喜;可惜第二次去,不知是否新主厨擅改食谱,味道太甜,令我失望。
如果要在伦敦市中心吃松饼,我推荐华勒斯艺廊。华勒斯艺廊位于最热闹的牛津街后巷,原是私人豪宅,后来主人把巨宅和所有珍藏开放,不收门票,供民众参观,许多精品令人叹为观止。艺廊里有一个雅致的餐厅,玻璃屋顶透入自然光,冬天特别温馨。每年耶诞季画廊里举行音乐会,六、七十位观众围坐音乐家,就着四周的名画聆听美声,音乐会后,餐厅还免费招待耶诞节才有的明士派(mince pie),真是名副其实的音乐飨宴。但是我吃了明士派后,一定还要另掏腰包享受这里独特的松饼加上有颗粒的草莓酱,彷佛在繁忙的耶诞季填入一个幸福的休止符。
这些年台湾的烘培屋也做英式松饼,外皮涂了蛋汁烤得比较焦,算好吃,只是少了浓缩奶油和新鲜果酱,总让我特别想念纯正的英国失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