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为什么要宁酸毋碱 ?

 tysdne 2016-06-21


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在7.357.45之间,在血液缓冲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肾脏的调节下维持着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临床上很多疾病状态下机体会出现酸碱平衡紊乱。目前对于酸碱平衡的处理多主张宁酸毋碱,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呢?


一、酸碱平衡紊乱宁酸毋碱的原因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血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即酸碱度)是影响氧离曲线移动的重要指标,酸性环境能增加氧与血红蛋白的解离从而增加向组织释氧,在休克、慢性缺氧等疾病状态下酸性环境相对于碱性环境更有利于组织利用氧气。

 


二、氧离曲线各个阶段的具体含义


1.氧离曲线的上段:


氧离曲线的上段相当于PO260100mmHg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其特点是比较平坦,表明在次范围内PO2Hb氧饱和度或血氧含量影响不大。即使在高原、高空或在某些肺通气或肺换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吸入气PO2有所下降,只要动脉血PO2不低于60mmHgHb氧饱和度仍能坚持在90%以上,血液仍可携带足够的O2,不引起明显的低氧血症。


2.氧离曲线的中段:


氧离曲线的上段相当于PO24060mmHg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其特点是比较陡峭。PO240mmHg时,相当于混合静脉血的PO2Hb氧饱和度为75%,相当于血液流经组织释放25%的氧气。安静状态时,O2的利用系数为25%左右。因此,这段状态可以反映安静状态下机体的供O2情况。


3.氧离曲线的下段:


氧离曲线的上段相当于PO21540mmHg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其特点是比较陡直。在组织活动增强(如运动)时,组织中的PO2可降至15mmHgHb2进一步解离,Hb氧饱和度降至更低水平。可见,这段曲线反映血液供O2的储备能力。


二、影响氧离曲线移动的其他因素


1. HbPCO2的影响:


pH降低或PCO2升高,HbO2的亲和力降低,曲线右移;pH升高或PCO2降低,HbO2的亲和力增加,曲线左移。


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Bohreffect)。波尔效应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既可促进肺毛细血管血液摄取O2,又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释放O2。当血液流经肺时,CO2从血液向肺泡扩散,血液PCO2下降, H+浓度也降低,均使HbO2的亲和力增加,促进对O2的结合,使血氧含量增加。当血液流经组织时,CO2从组织扩散进入血液,血液PCO2H+浓度升高,HbO2的亲和力降低,促使HbO2解离向组织释放更多的O2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使O2释放;温度降低,曲线左移,不利于O2的释放。温度对氧离曲线的影响,可能与温度影响了H+活度有关。当组织代谢活跃是局部组织温度升高,CO2和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都有利于HbO2解离,活动组织可获得更多的O2以适应其代谢的需要。


3.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的影响:


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磷酸盐,如2,3-二磷酸甘油酸(2.3-diphospoglycericacid2,3-DPG)、ATP等,其中2,3-DPG在调节HbO2的亲和力中有重要作用。2,3-DPG浓度升高,HbO2亲和力降低,氧离曲线右移:2,3-DPG浓度升降低,HbO2的亲和力增加,曲线左移。其机制可能是2,3-DPGHbβ链形成盐键,促使Hb变成T型的缘故。此外,2,3-DPG可以提高H+,由波尔效应来影响HbO2的亲和力。


2,3-DPG是红细胞无氧糖酵解的产物。在慢性缺氧、贫血、高山低氧等情况下,糖酵解加强,红细胞2,3-DPG增加,氧离曲线右移,有利于O2的释放,改善组织的缺氧状态;但也会降低Hb在肺部对O2的结合。


4.Hb自身性质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HbO2的结合还受其自身性质的影响。如:


HbFe2+氧化成Fe3+,失去运O2能力;


②胎儿HbO2的亲和力大,有助于胎儿血液流经胎盘时从母体摄取O2


③异常Hb也降低运O2功能;


COHb结合,占据了O2的结合位点,HbO2下降。COHb的亲和力是O2250倍,这意味着极低的PCOCO就可以从HbO2中取代O2,阻断其结合位点。此外,CO还有一极为有害的效应,即当COHb分子中某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3个血红素对O2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左移,妨碍O2的解离。所以CO中毒既妨碍HbO2的结合,又妨碍O2的解离,危害极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