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历读宝】大汉丰功:霍去病墓的石雕纪念碑

 花小鼠 2016-06-21

位于陕西兴平的汉武帝刘彻茂陵气势宏大,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陪葬墓环拱四周。尽管出于种种考虑,茂陵本身尚未发掘,但茂陵一带的陪葬墓等遗存时有珍贵文物出土,如鎏金铜马、竹节形鎏金银熏炉等。而霍去病墓前的这些石雕,则最为独特,也耐人寻味。恰如鲁迅所言,“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上图下部的若干错金车马具,就出土于茂陵附近

“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汉武帝对于良马的渴求,远非个人爱好。《史记?大宛列传》载,武帝“初得乌孙马”,“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

《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四年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天马》之歌。太初四年春,贰师将军李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歌》。歌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鎏金铜马1981年出土于汉武帝茂陵附近,据推测应为武帝之姊阳信公主与名将卫青合葬墓的陪葬物,为武帝所赐。此马身形高大,肢体修长,与东周、秦朝塑造的马匹形象截然不同,正是西域汗血宝马形象的生动写照。

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春节特别节目《一年有一年》中的《故宫日历》图文,包括鎏金铜马、霍去病墓石雕等以马为表现对象的珍贵文物

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汉武帝北击匈奴、凿空西域,开创了千秋功业,却也因其好大喜功而受到后人的不断嘲讽。唐人许浑《学仙》一诗,便对其问药求仙之徒劳发出感慨:“心期仙使意无穷,彩画云车起寿宮。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故宫博物院藏明宋广草书轴所书正是此诗,运笔流畅,刚柔相济,颇有晋唐之风。

此外,故宫博物院藏明祝允明三体书杂诗卷中,祝氏自书诗《武帝传》亦以武帝故事为题材:“柞宫冯(凭)几画成王,泪落铜仙月似霜。王母不来方朔死,茂陵松柏自斜阳。”

汉武帝之所以被后人反复吟咏讽喻,除其自身的种种行止、轶事引人喟叹,也是后人为避免妄议时事获罪而借古讽今的需要。而“茂陵松柏”、“茂陵秋雨”等语,经后世反复吟咏,亦已成为世事沧桑的指代符号。

此马通身施绛红色,身形矫健而比例匀称,以简笔勾勒的辔头、鞍鞯约略可见。出土地陕西兴平茂陵,让人不免又对汉武帝心生怀想。武帝重视良马引入,进而加强军事力量,将大汉王朝推向全盛。但和前代与民休息的文帝、景帝相比,又不免被视为穷兵黩武。功过是非后人评说,可身为后人的我们又如何能轻易得出结论呢?

霍去病勇猛无敌,少年从军即有赫赫战功,十九岁为骠骑将军,出兵收复河西,降敌四万,两年后深入漠北,歼敌七万,封狼居胥,兵至瀚海,自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功莫大焉。匈奴悲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霍去病天生将才,却二十多岁便英年早逝。武帝悲痛之余,下旨厚葬于茂陵东,筑冢状如祁连山,并雕凿若干大型石雕置其上,以旌其功。在这批史诗性的陵墓石雕中,《马踏匈奴》是其杰出代表。战马雄浑,不怒自威,蹄下敌兵挣扎徒劳,整件雕塑充满张力。

全形拓,为清中后期产生、盛行于清末民国时期的一种传拓形式,除像传统拓印那样复制器物表面纹饰、文字外,也结合墨色浓淡调整、轮廓剪切拼贴等手法对器物外形加以再现,成为照相术发明、普及之前文人赏鉴、研究金石器物的上佳媒介,也发展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故宫先贤、金石碑帖专家马子云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赴关中考察,以全形拓方式拓得霍去病墓石雕十一种。石雕体量巨大,拓印难度极大,难免变形,但客观记录了石雕当时的保存状况,殊为难得。此拓本国家图书馆和法国远东中心各藏有一套。此处中所用即为国图藏本。

初起马,此马与石马雕刻同。后身与后腿仍卧在地,只有前二腿跃起,作初起状,雕者为将此马按置稳妥,故马腹下与项下之余石,仍然保留。在墓脚东南,马首向东。
——马子云《西汉霍去病墓石刻记》

残野人,头大于常人,两眼与两眉均向上竖立。有身, 无二腿足;左臂余少半,缺手;右臂完整无缺,手置腹上,五指伸开,手心向外,比常人大数倍。此件虽残, 所存者亦显出雕刻之生动有力。在墓东路旁东侧。
——马子云《西汉霍去病墓石刻记》

野人抱熊全形拓

怪兽食羊全形拓

野人抱熊, 此件是其中较大者, 亦是雕刻之最精彩者, 野人头大、长发、额高、眼大, 阔口开张, 露出上牙五枚, 头稍前俯, 两肩耸起, 两手抱一小熊欲食, 小熊亦不示弱,张口与野人对咬。野人是左腿曲膝, 右腿跪地, 腰周系带一条, 与石马下面的人相似。在墓之东北角空地, 头向南倒置。
——马子云《西汉霍去病墓石刻记》

蛙或鱼

蛙或鱼

卧马

卧牛

—————————————————


故宫珍赏 介绍故宫珍藏 解读故宫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