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整个传统武术里,可以看到如下几种练习太极内功的方法,但是谁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才是内功,比如说陈式太极拳,他的入手内功就是站桩,陈氏太极拳陈家沟的站桩是从马步桩开始站,然后北京的冯志强这一支是站浑圆桩,所以北京的冯志强又叫混元太极,在其他门派里面,又有练静坐的,比如说最近影响比较大的泰国的阿登,他们认为太极内功的练法是静坐,数数,一呼一吸为一次,他们觉得静坐可以练出内功。 在杨氏太极拳里面又记载了走猫步,以走猫步来练内功。这几种练习内功的方法:站桩的练习方法,追溯是形意拳很注重站桩,少林拳也注重站桩,但是纵观通过站桩练习的形意拳在与现代的搏击进行实战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很笨、很慢,不如练习现代搏击的反应快,没有实战。站桩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初学者是无法练松和构架成整劲的,所以说站的这个桩做不到圆裆开胯,做不到尾闾上翻,做不到脊柱的拉伸,站的是一个死桩,不动的桩,所以说很多站桩的最后会伤了自己的膝盖,还有站桩过于枯燥,往那一站就是几分钟,几十分钟,常人是无法忍耐的。所以说从站桩入手很多人都是练不到两个星期就会跑掉。第二个静坐的方式,不管是单盘也好,双盘也好,往那里一座,这个是从道家和佛家的禅定静坐演化来的。静坐最大的弊端是腿部的血脉不能畅通,久坐下肢就会受到压迫,血液长期流动不畅,到老年很容易引起下肢的瘫痪和其他的下肢的问题,所以说有前辈说练拳不打坐。还有静坐很容易出现一些器官或幻听幻视,八十年代练气功,就是用的静坐的办法,很容易出现偏差,轻则出现痔疮,脱肛,重则出现遗精,引发精神疾病,所以说静坐也是有风险的。 走猫步,现在的很多杨传太极都以走猫步来练内功,每天走几百步,有走一个小时的,有走两个小时的,通过我接触本门和练习走猫步理论的,走猫步可以在短期练出一个巨大的棚劲和力量,但走猫步的人,稍微不注意膝盖就容易受损,但是走猫步又练不出听劲,所以我们本门的内功的练习方法是从杨氏,杨露禅第一代宗师,从杨露禅到杨班侯再到杨澄浦宗师,他们的练习方法都是勤练活桩。 在外人看来很难理解什么叫活桩,什么叫死桩。死桩就是站个桩,不管你是马步桩,弓步桩,三体式,虚步桩,站在那里不动。所谓勤练活桩,也就是林墨根老先生总结下来的太极内功,太极内功里面有百分之七十都是桩功,这个桩功分单练和双练,单练就是一个人练的动作,我们的推仓拿月、浑圆桩、推掌,诸如此类的内功他都不是静止不动,而是随着呼吸,按照太极拳的要领,用意不用力,圆裆开胯,立身中正,上下相随进行鼓荡,利用呼吸来拉伸我们的胯,拉伸我们的肩,拉伸我们的脊柱,在单练的时候,让我们开的圈越来越大,照太极的方法去放大,所以我们的内功林墨根老师总结出来的就是单练,初级的单练和对练。 桩功一定要进行对练,对练就叫推桩,练习推桩,首先是师父教你动作,然后根据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圆裆开胯、立身中正这三个要领进行推桩,为什么要推桩,推桩就像游泳实践,你如果不下水怎么能学会游泳呢?通过推桩形成身体的自然反应,也就是太极术语:听劲。在推的过程当中形成听劲的体系,那么我们练出来的这个桩功才是有用的,有了桩功再通过长期的盘架子,练拳架,形成一个我们练习功夫所需要的内气,最后你练出来的这个内功,桩功才有用。林墨根老先生当年创立的太极内功,公布在《四川武术大全》里面,分为十二大类,三十六式,然后传到我的师傅王建业,王建业完整的保留下来了这个太极内功,传给我们的时候已经演化成了三十六式,演化到了一百零八种练习方法。我再根据三十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又将整个内功进行整理,整理出初级的九式练法和深入的,针对性的练法,通过种推桩训练练习出来的内功,他才有实用性,才符合太极拳的拳理。然后我们的推桩又和之前传下来的各门各派,和现在的杨氏太极拳,即使是林墨根老先生传下来的弟子,王建强、陈雄,他们又有所不同,也和郑曼青这一支传下来的有所不同。不同在何处? 在杨氏传统的推桩里面,有从单推手,双推手,活步推手这样练习下来的,称之为杨家的十种推手套路对练,也有推肩,推腹、推胸,相互推的讨论对练,我们这门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套路对练进行了改进,取消了固定的动作,而纯粹以听劲进行转化,没有固定的动作,而是从懂劲开始练习,去感应对方的劲路是怎样走的,然后我再根据他进行转化,进行推桩,这个是最大的改进,通过这种改进,避免了套路对练形成的一些固化思维方式,因为套路对练形成的一些固化思维方式在实战里面是会吃大亏的,但是我们这种一来就是以听劲系统建立的,在实战当中他不需要思考,一出而听,一出而发,所以说我们内功的练习方法主要是通过单练、双练和推桩形成的这种内功。这种练习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只要认真练习,用五年时间就能练出太极功夫可以实战,五年的时间可以达到传统太极十多二十年积累的功力、程度。 明天推出《太极罗老师内功心法》单练视频,希望帮助广大武术爱好者练习。 选择太极罗老师,选择一个生活方式。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王宗岳《太极拳论》 |
|